[发明专利]一种泵体内置切割刀片的旋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3294.7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戈志鹏;刘厚林;代翠;谈明高;王勇;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切割 刀片 旋流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体内置切割刀片的旋流泵,包括泵体、后泵盖和泵轴;所述泵体前端中部设有进口,泵体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后泵盖位于泵体后方、后泵盖两侧通过紧固螺栓与泵体固定连接,后泵盖与机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后泵盖前设有叶轮,叶轮的前侧设有无叶腔,无叶腔与出口位于同一圆心轴上,所述进口处的泵体内壁上设有一组对称布置的刀片;所述泵轴穿过后泵盖中部的孔并与叶轮后侧固定连接,泵轴通过其外周的轴承座支撑并可在轴承座内自由转动,所述轴承座与后泵盖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切割装置,可以减小旋流泵的轴向尺寸,其刀片结构有利于改善流动情况,增强通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制造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体内置切割刀片的旋流泵。
背景技术
旋流泵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叶轮退缩在压水室后面的泵腔内,叶轮旋转时在叶轮前面的无叶腔内形成贯通流和循环流。贯通流通过叶轮叶片间流道进入泵室而流出,循环流则在无叶腔内循环。由于循环流中部是低压区,固体颗粒掉入此区域在旋流的带动下流出,因此大部分固态物质可不经过叶轮而直接从无叶腔流出。
目前旋流泵由于其公知的通过能力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输送长纤维状的粗浆时也同样存在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增加额外的切割装置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一、是切割装置的旋转影响了下游叶轮和泵壳内的流动情况,增加了水力损失,继而影响了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特性;
二、是增大了泵轴向的尺寸,限定了安装的空间尺寸;
三、是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同时旋流泵结构形式的特殊性使得泵体内部流动情况极其复杂,一些放置在前端的切割装置会影响旋流泵的动平衡性能,致使旋流泵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旋流泵对于长条絮状物通过能力差和效率低,以及目前大部分采用的叶轮前置切割装置轴向尺寸大、结构复杂的缺陷,提出一种泵体内置切割刀片的旋流泵,该旋流泵无叶腔内置刀片,这种旋流泵轴向尺寸小、结构简单、效率高,能较好地切割长条絮状物,通过性能优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体内置切割刀片的旋流泵,包括泵体、后泵盖和泵轴;
所述泵体前端中部设有进口,泵体一侧设有出口;
所述后泵盖位于泵体后方、后泵盖两侧通过紧固螺栓与泵体固定连接,后泵盖与机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后泵盖前设有叶轮,叶轮的前侧设有无叶腔,无叶腔与出口位于同一圆心轴上,所述进口处的泵体内壁上设有一组对称布置的刀片;
所述泵轴穿过后泵盖中部的孔并与叶轮后侧固定连接,泵轴通过其外周的轴承座支撑并可在轴承座内自由转动,所述轴承座与后泵盖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片呈圆弧弯曲形状;所述刀片的起始端固定在泵体的内壁;刀片的末端为尖形,所述圆弧形凹面朝向内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片横向的长度C为无叶腔宽度L的0.5倍;
所述刀片的刀片宽度B为出口直径Dc的0.5倍;
所述刀片放置高度为相对于泵轴中心线距离A是进口直径Dj的0.56倍;
所述刀片的起始端到末端的角度δ为20~40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片的起始端的厚度为1~3mm;
所述刀片的末端的厚度为0~0.6mm,所述刀片的厚度从起始端至末端依次均匀递减;
所述刀片的切割边为锥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片的数量为2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片的起始端采用焊接或铆接结构固定在泵体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可保温太阳能集热板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节水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