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动原理的水循环水蛭养殖池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3138.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熊良伟;王权;宋欣芮;黄鑫;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动 原理 水循环 水蛭 养殖 池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高产养殖池塘,特别是一种宽体金线蛭的高产养殖池塘。
背景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血作用。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对于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作用非常显著,现已经开发出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药物及各种保健品、化妆品。
水蛭被称为“软黄金”,主要问题是养殖成活率低、养殖产量较低。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现水蛭容易罹患肠炎病、出血病、僵化病,同时经常出现个体参差不齐,生长速度缓慢的问题,导致养殖产量较低,成活率不高。经长期研究发现,水蛭摄食后喜欢吸附在水面和空气的交界面,即头朝上尾朝下或头尾吸盘在水底固定一些物体后身体做波浪式振动。其主要作用均和水蛭消化有关,水蛭消化系统不是呈管状而是呈树状,在主消化道两侧有许多囊状的消化组织,消化器官没有其它动物样明显的环状运动或摆动等推送食物的运动,因此食物在肠道中随着营养物质被吸收后,残渣很难自然被推送到肛门。水蛭消化后的残渣运动到肛门的动力来源于两种方式:一是重力,水蛭口朝上尾朝下,在重力作用下食物残渣逐渐下落,被运送到肛门处;二是通过波浪式振动将食物向后推送。经常水蛭将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结合时能更有效的排移食物残渣。所以可以观察到水蛭摄食后均要吸附在池塘边的物体上或在池底振动,当水蛭密度较高而可吸附物较少时常可见大量水蛭扎堆现象。
水蛭目前的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都是在水蛭活动空间边沿设置围网,在水中放置部分水草。一些水蛭能吸附在围网上,但吸盘最佳吸附物为光滑的表面,在网片上水蛭不容易吸稳,所以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用于维持吸附状态;水草是一种水蛭良好的吸附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佳,沉水植物效果相对差一些,但是水草提供的环境适合水蛭栖息的表面积较小,因此单位面积水蛭密度较高,常可见扎堆现象,同时水草覆盖过多会影响水体增氧能力,高温夜间容易缺氧,导致水蛭死亡。一些在池底的水蛭由于溶氧较低,容易被病原感染,罹患各种疾病。同时当水蛭缺乏附着基时消化速度会减慢,从而影响生长,食物长时间在体内停留还容易感染消化道疾病。
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现水蛭容易罹患肠炎病、出血病、僵化病等疾病,还有一个原因是投喂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螺丝等未被及时采食而败坏导致水质恶化,病原体大量滋生而感染疾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气动原理的水循环水蛭养殖池塘,包括池塘、若干条排污沟、若干个塑料膜隔墙、若干个纳米增氧盘、集污沟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池塘是长方形的,南北方向的长度大于东西方向的长度;每一条所述排污沟都是南北方向延伸的,与所述池塘的池壁平行;每两条相邻的所述排污沟之间的距离为5-10m;每一条所述排污沟的长度与所述池塘的长度相等,宽度为50-100cm,每一条排污沟底面距离池塘底面的距离为20-40cm;所述集污沟在所述池塘的一边,与若干条所述排污沟垂直;所述集污沟的长度等于所述池塘的宽度,所述集污沟的宽度为50-100cm;集污沟底部为倒梯形的,所述集污沟底部最深处距离所述排污沟底面20-35cm; 每一个所述塑料膜隔墙通过若干个固定桩固定在所述池塘底面上,在两条相邻的排污沟之间;两个相邻的所述塑料膜隔墙之间设有若干个纳米增氧盘;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集污沟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污沟内包括防逃网箱和两个挡板;所述防逃网箱是长度为50-10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50-150cm的一个长方体;所述防逃网箱的四个侧面为密度为30-60目的网片;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防逃网箱沿着所述第一环沟延伸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两个所述挡板的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30-50cm。
更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塑料膜隔墙之间的距离为5-10m;所述塑料膜隔墙的顶端距离所述池塘底部20-45cm;所述塑料膜隔墙的高度为40-55cm。
更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桩之间的距离为2-4m。
更进一步的,在两个相邻所述塑料膜隔墙之间的若干个纳米增氧盘,每两个相邻所述纳米增氧盘之间的距离为5-20m;每一个所述纳米增氧盘都朝向所述集污沟方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泵、污水过滤设备和水管;所述水泵放置在所述防逃网箱内;所述污水过滤设备放置在所述集污沟外部,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管连接污水过滤设备和所述池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养殖棘腹蛙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清理垃圾的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