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方法、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2507.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范文华;金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剂 进水 污水处理 电子设备 待处理液体 污水 工作效率 化学处理 进出水 近实时 投放量 投入量 正整数 最优化 预测 投放 净化 分析 | ||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来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为待处理液体当前时刻的磷浓度;
根据所预测的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计算用于净化污水的当前时刻絮凝剂的投入量和投入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次进水的时间间隔为预定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种预设判断条件,判断所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若满足,则按照与该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来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预设判断条件包括:
第一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大于磷浓度差值阈值,表示无需调整所述絮凝剂的投入量和投入浓度;
第二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且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大于0;
第三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且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小于0;
第四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且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小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
第五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小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且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
第六种预设判断条件: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小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且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小于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与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一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第一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无需调整所述絮凝剂的投入量和投入浓度;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二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第二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根据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三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所述第三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根据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四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所述第四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根据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五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所述第五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根据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2次进水的磷浓度));
当获取的N次进水的磷浓度满足所述第六种预设判断条件时,与所述第六种预设判断条件相匹配的磷浓度的预测方式为:预测第N+1次进水的磷浓度=第N次进水的磷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5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绿色环保灭藻药剂杀灭蓝藻的治理船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污水絮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