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磨损的镍铝‑碳化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2474.3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军;刘欣颖;娄淑梅;李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32/00;C22C1/0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李江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磨损 碳化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采用热爆合成辅助加压工艺制备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铝(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综合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密度,可以用在材料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航空航天,电力锅炉领域广泛使用。但是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耐磨性较差,不能适应高温大载荷接触摩擦条件下的使用。
目前国内对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硬质合金方面,通过热爆合成或者高温烧结制备。这些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充分挖掘了镍铝碳化钨复合材料的潜力,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专利号为20121056472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采用NiAl作粘结相,WC和TiC作为硬质相,并采用10~40wt%的Co粉和Fe粉粘结。制备包括:按Ni-50at.%Al的成分比例,把0.03~21.04wt%镍粉和铝粉,与碳化物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石墨容器中铺平,非氧化性气氛下,升温加热至660~1300℃,保温,然后自然冷却,获得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物;碾磨、破碎、过筛,获得混合粉末;400±50℃的氢气氛下脱氧预处理;将45.77-96.34wt%的混合粉末,与余量的Co和/Fe粉末湿磨;湿磨混合料喷雾干燥、压制;压坯1350~1550℃低压液相烧结获得抗高温磨损硬质合金。制备的Co和Fe粘结的镍铝-碳化钨(NiAl/WC)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均匀、合金粘结相显微硬度高,合金抗高温磨损性能优异。专利号为201310147055.0的中国专利以Ni-Al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及制备方法,以WC-Al4W预合金粉作为前驱体,由碳化钨粉、镍粉、所述WC-Al4W预合金粉和炭黑经烧结形成以Ni-Al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其粘结相为单一NiAl粘结相,或单一Ni3Al粘结相,或NiAl-Ni3Al联合粘结相,或Ni3Al-Ni联合粘结相。以Ni-Al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粘结相分布均匀、致密度高、合金强度高,粘结相中无氧化铝残留,避免了由于氧化铝存在而产生的脆性断裂源,提高了合金的使用性能。
另外申请公开号为CN 101613817A的中国专利“一种镍铝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温自润滑耐磨材料的应用”发明了一种镍铝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温自润滑耐磨材料,这种材料复合了Al2O3和TiC,复合材料的700-900℃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低于Ni基合金,从而显著的提高了NiAl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综合以上文献,目前制备方法主要通过金属间化合物预合金法和烧结反应法,通过往NiAl中添加各种陶瓷硬质相,制备出NiAl/陶瓷复合材料,在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加入高硬度的陶瓷颗粒,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高温条件下抗氧化腐蚀和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但烧结反应法需要原料进行化合反应,严重影响合金的收缩致密,会在复合材料中产生孔洞;
而金属间化合物预合金法是先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预合金粉,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预合金粉时会形成团粒结构,导致粘结相分布的均匀性较差,成分稳定性低,并且该法需要经过两次烧结,步骤复杂,材料制备时间较长,耗能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需要进行高温烧结,通过混合粉末的热爆反应,一次性制备出成分稳定的复合材料。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制备的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致密度95%以上,同时,WC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40%。
2、制备的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具有优异的高温耐磨性。
3、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工艺简单,降低了能量消耗。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磨损镍铝-碳化钨(NiAl/WC)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材料:
Ni粉、Al粉、WC粉;所述Ni粉、Al粉的摩尔比为1:1;WC粉的质量占Ni-Al-WC混合粉末总质量的5~40wt%;
Ni粉:颗粒尺寸为100~300目,纯度95%~99.5%;Al粉:颗粒大小为100~300目,纯度95%~99.5%,WC粉:颗粒大小为100-200目,纯度95%~9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