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听诊器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1854.5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铭;徐俊;翁琛隆;钱逸奇;徐昱旻;周亦忻;解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听诊器 耳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听诊器耳塞,所述听诊器耳塞包括硅胶套、球轴承、入耳塞;所述的入耳塞通过球轴承连接在硅胶套上;所述入耳塞包括接口部、传音口部、密合部、固定部;所述接口部的内壁设有与轴承上凹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固定部由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接合而成;所述固定部呈“鲨鱼鳍”状结构;所述入耳塞的接口部、传音口部以及密合部的轮廓线形成类椭圆形结构。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听诊器耳塞,符合人体耳道结构,不易损伤耳道,佩戴舒适,具有固定作用,能够旋转调节,可以在医生高强度工作中保护医生耳朵不受到听诊器损伤,并且提升听诊器传音性能,可减少误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听诊器耳塞。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医护工作人员执行医疗工作的重要工具,借助听诊器的扩音功能,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求诊患者的那内脏器官的情况。听诊器是藉由听头将求诊者内脏的工作声音收集放大,再经由听管、耳塞传递至使用者的耳朵。然而,关于现有的听诊器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首先,现有的市售标准听诊器的设计,更多考虑听诊效果而很少考虑医生佩戴听诊器的舒适度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听诊器,其耳塞部分常常使用圆形硬塑料或者硬硅胶制造而成的,听诊器耳塞较硬,当需要长时间放置在医务人员的耳部时,会医务人员会产生酸痛感。其形状多为圆形,不符合人体耳道结构,佩戴不舒适。
其次,现有的听诊器在上下旋转时,耳塞容易摩擦耳道皮肤,长久或者频繁佩戴容易让使用者的感到耳道疼痛,发胀,甚至发生外耳道损伤、出血、发炎。
另外,现有听诊器的耳塞部没有固定在耳道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为了获得良好听诊效果,医务人员通常用力将耳塞固定在耳道上,以便将耳塞插入耳道更深位置处,从而避免脱落。这样因耳塞插入耳道的位置过深,对耳道有挤压作用,造成耳道损伤。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听诊器包括听头、听管和耳塞,其中耳塞是直接固定在听管一端的,只有旋转听管才能旋转耳塞,耳塞不能相对听管360度旋转,同时内外旋转,这使得现有技术中的听诊器在佩戴时只能通过直插式进入耳道,不能够通过旋转方式佩戴,现有技术中的听诊器通过直插方式进入耳道村存在以下缺点:1.直插方式不具有试探作用,便于找到最佳耳塞的位置,容易脱落;2.直插方式不能满足不同人体的耳道生理解剖结构;3、直插方式与耳道皮肤为缓冲点,容易引起耳道皮肤损伤。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符合人体耳道结构,不易损伤耳道,佩戴舒适,具有固定作用,能够旋转调节的听诊器耳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人体耳道结构,不易损伤耳道,佩戴舒适,具有固定作用,能够旋转调节的听诊器耳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听诊器耳塞,所述听诊器包括硅胶套、球轴承、入耳塞;所述的硅胶套由连接部和转轴部组成,转轴部位中空结构,连接部相对转轴部向外凸出;所述转轴部套接球轴承;所述的球轴承外周面设有凹槽,球轴承通过凹槽固定在入耳塞上;所述入耳塞包括接口部、传音口部、密合部、固定部;所述的接口部位于密合部一端,所述传音口部位于密合部的另一端;所述密合部相对于接口部和传音口部向外凸出;所述接口部的内壁设有与球轴承上凹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固定部由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接合而成,且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的弯曲部分背离传音口部;所述固定部呈“鲨鱼鳍”状结构;所述入耳塞的接口部、传音口部以及密合部的轮廓线形成类椭圆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部的外径与球轴承的内环直径相匹配,转轴部与球轴承的连接为过盈配合的方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接口部、传音口部、密合部、固定部是一次整体成型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硅胶套为弹性套,所述硅胶套适应各型号听诊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入耳塞为可拆卸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玻璃溶解后热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盐罐快速融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