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1320.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振宇;谢泽福;李欢;黄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地下 矿山 隧道 施工 混凝土 输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第一输送滑槽、第二输送滑槽、用于连接第一输送滑槽和第二输送滑槽的转轴单元,和设于第一输送滑槽和第二输送滑槽连接处的扇形叶片,其中,转轴单元包括旋转轴、第一滑槽连接底板和第二滑槽连接底板,第一滑槽连接底板和第二滑槽连接底板分别连接于旋转轴上,并分别可相对于旋转轴旋转。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各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无论是粉末状或潮状喷射混凝土,还是流塑状混凝土,均可通过该装置很便利的从地面输送至隧道内,其实用性和经济性均非常强,尤其适合地下长大矿山法隧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依靠混凝土输送滑槽输送各种标号的混凝土(粉末状、潮状和流塑状),适用性较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也日趋严重,国内各城市都在大规模的修建地下隧道项目,缓解交通压力。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竖井作为隧道与地面联系的唯一通道,承担着人员、机械、材料、渣土的运输。传统矿山法隧道混凝土供给方式简单,即在竖井某一侧壁安装混凝土管,通过该混凝土管将混凝土由地面送至井底,再通过混凝土运输车送至隧道内作业处。但这种方法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竖井内作业相互干扰的问题:当隧道内有混凝土作业时,由于罐车的来回运行,竖井旁的龙门吊无法运行,影响渣土和材料的运输,隧道内其他工序基本停止,极大制约着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完全避开竖井作业、安全风险小、投入经济合理等优点,仅依靠滑槽完成地下隧道混凝土输送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地面与隧道之间的输送通道内的第一输送滑槽(1)、设于隧道内的第二输送滑槽(6)、用于连接第一输送滑槽(1)和第二输送滑槽(6)的转轴单元(2),和设于第一输送滑槽(1)和第二输送滑槽(6)连接处的扇形叶片(3),其中,
转轴单元(2)包括旋转轴(2-1)、第一滑槽连接底板(2-2)和第二滑槽连接底板(2-3),其中第一滑槽连接底板(2-2)和第二滑槽连接底板(2-3)分别连接于旋转轴(2-1)上,并分别可相对于旋转轴(2-1)旋转;且第一输送滑槽(1)和第一滑槽连接底板(2-2)连接;第二输送滑槽(6)和第一滑槽连接底板(2-3)连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滑槽(1)和第二输送滑槽(6)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扇形叶片(3)。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扇形叶片(3)的圆心角度为90-270度。优选为135度。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扇形叶片(3)的一侧与第一输送滑槽(1)的尾部侧壁全缝焊接,另一侧与第二输送滑槽(6)之间不焊接。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输送滑槽动态定位装置。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输送滑槽动态定位装置为手动葫芦,其一端固定于隧道钢拱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输送滑槽(6)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料斗(5),所述的进料斗(5)出口连接第一输送滑槽(1)的进口。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滑槽和第二输送滑槽均采用厚1cm、Q235钢板加工、焊接制成;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转轴单元(2)采用直径2cm、20cm长、Q335钢和厚1cm、Q235钢板加工、焊接制成;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扇形叶片(3)采用厚1cm、Q235钢制成;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手动葫芦(4)可在市场上购买,适合即可,无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