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面支撑轴承以及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1306.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杨晓刚;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B21B3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支撑 弧面 轴承 轴承外圈 辊轧机 侧面支撑装置 上下工作辊 上工作辊 下工作辊 应力集中现象 端面配合 上下运动 竖向固定 外圈表面 圆柱滚子 中间弧面 轴向分力 工作辊 支撑轴 裂开 挡边 挡圈 内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面支撑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左右两个挡圈以及若干个圆柱滚子,外圈表面分别形成中间弧面、上弧面以及下弧面。该侧面支撑轴承的上下两个弧面分别与辊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端面配合,可以减少轴承外圈应力集中现象。一种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两工作辊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侧面支撑装置;侧面支撑装置包括竖向固定设置的支撑轴,侧面支撑轴承的上弧面位于上工作辊端面的一侧,侧面支撑轴承的下弧面位于下工作辊端面的一侧。可以避免因上下工作辊上下运动对轴承外圈所产生的轴向分力,解决轴承外圈挡边裂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面支撑轴承以及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辊轧机在工作的时候通过上下两个工作辊对辊道之间的钢筋、钢板进行辊压,由于进行辊压的钢板并不是平整的钢板,因此上下两个工作辊在对辊道内的钢板进行辊压的时候,会对工作辊会产生轴向分力,以往的辊轧机中,为克服这种工作辊轴向力所采取的方法是在两个工作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面支撑轴承,如图1所述,上侧面支撑轴承30与上工作辊10的端面配合,用于限制上工作辊10轴向移动,下侧面支撑轴承40与下工作辊20的端面配合,用于限制下工作辊20轴向移动,以往这种侧面支撑轴承的设置所带来的问题是,上下两个侧面支撑轴承经常容易坏掉,因为,两个侧面支撑轴承在侧面支撑轴上轴向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侧面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侧面支撑轴承的外圈与工作辊端面之间进行滚动接触配合,作业时,辊轧机经常需要钢板辊压,工作辊上下方向的受力非常大,工作辊上下方向的受力会对侧面支撑轴承产生轴向力,
以上侧面支撑轴承30为例,上侧面支撑轴承30在与上工作辊10端面接触的时候,上工作辊10向上运动会给上侧面支撑轴承30受到向上的轴向分力,该向上的轴向分力使上侧面支撑轴承30外圈滚道的下端壁裂开;同理,下侧面支撑轴承40因为下工作辊20提供的向下轴向分力也存在同样的外圈裂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面支撑轴承,解决以往轴承外圈易断裂的问题,以及提供一种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解决以往辊轧机中两个侧面支撑轴承易损坏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面支撑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左右两个挡圈以及若干个圆柱滚子,所述内圈位于外圈中,所述内圈外壁和外圈内壁之间形成滚道,各圆柱滚子设置在滚道内;
所述外圈表面分别形成中间弧面、上弧面以及下弧面,所述上弧面的上端与外圈上端面经上倒角曲面连接,所述上弧面的下端与中间弧面上端光滑连接;所述下弧面的上端与中间弧面光滑连接,所述下弧面的下端与外圈下端面经下倒角曲面连接;
所述中间弧面的弧面半径为R3000±250mm,所述上弧面和下弧面的弧面半径为R2500±250mm。
一种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两工作辊之间设置有辊道,两工作辊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作辊做轴向移动的侧面支撑装置;
所述侧面支撑装置包括竖向固定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上述的侧面支撑轴承,所述侧面支撑轴承位于辊道的一侧,所述侧面支撑轴承的上弧面位于上工作辊端面的一侧,所述侧面支撑轴承的下弧面位于下工作辊端面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侧面支撑轴承的上下两个弧面分别与辊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端面配合,可以减少轴承外圈应力集中现象。
该辊轧机侧面支撑机构,采用单个侧面支撑轴承代替以往的两个侧面支撑轴承,使侧面支撑轴承的外圈上下两个弧面分别与上下工作辊端面配合,可以避免因上下工作辊上下运动对轴承外圈所产生的轴向分力,解决轴承外圈挡边裂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辊轧机侧面安装两个侧面支撑轴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素中间体的提纯方法
- 下一篇:加强型轮胎内衬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