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0921.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舸;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惠全成环境治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该生化池组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生化池,每个所述生化池底部均设有沉淀池;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所述的生化池组和与生化液入口相连的生化液预处理装置,与重组分出口相连的沉降池或脱水装置以及与轻组分出口相连的加药装置;该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化液经由生化液入口进入所述生化池组并在生化池高低落差的作用下,以溢流的方式经由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以及四个好氧生化池,最后轻质泥通过轻组分出口排出;重质泥在输送设备的作用下,从首个好氧生化池流至厌氧生化池,最后重质泥通过重组分出口排出。本发明构造简单,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并且能够确保达到处理预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要求的提高,城镇及工业污水的处理与排放得到高度的重视,若采用传统污水治理方法进行治理,不仅处理效果难达到稳定的出水指标,而且处理成本较大,工业污水比例大时会处理难加大度。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生化池以及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作为生化反应的反应池以及沉淀池,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一、生化池以及二沉池由于放置混乱,导致占地面积过大,结构散乱。
二、基于上述原因,导致单个生化池或者二沉池均会排出污泥,污泥内部的有机物难以充分利用,导致排出的重质污泥过多,污泥处理的费用过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池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生化池组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生化池,每个所述生化池底部均设有沉淀池。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沉淀池之间均通过输送设备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管和输送机构;
输送管,用于输送沉淀池的重质泥,其两端分别设有重组分吸入口和重组分排出口;
输送机构,设在所述输送管内部,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叶轮,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叶轮转动,以在所述输送管内部形成负压输送重质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生化池组起始端的生化池设有生化液入口和重组分出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组末尾端的生化池设有轻组分出口;
所述生化液入口及轻组分出口设置在泥水分离线以上,重组分出口设置在泥水分离线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池组起始端的生化池为厌氧生化池,所述生化池组末尾端的生化池为好氧生化池。
进一步地,沿所述生化液入口到所述轻组分出口的方向,所述生化池和沉淀池的高度依次降低。
进一步地,包括依次相连的六个生化池,六个所述生化池依次为厌氧生化池、缺氧生化池以及四个好氧生化池。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生化池和缺氧生化池内均设有多个搅拌器以及曝气管;四个所述好氧生化池内均设有多个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惠全成环境治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惠全成环境治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0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