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0722.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远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五倍子 痤疮 金银花 桉叶油 中药 混匀 姜黄 芦荟 无毒副作用 原料药组成 中药组合物 捣碎 隔水加热 搅拌混匀 皮肤痤疮 烘干 掺入 磨粉 取汁 洗净 治疗 复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5‐30克、五倍子1‐10克、姜黄3‐9克、芦荟2‐15克和桉叶油9‐15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五倍子和姜黄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2)芦荟取汁与桉叶油搅拌混匀,得组分B;(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目前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局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抗生素和口服抗雄激素治疗,但是这三种治疗方法疗程较长,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外用无毒副作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5‐30克、五倍子1‐10克、姜黄3‐9克、芦荟2‐15克和桉叶油9‐15克。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姜黄6克、芦荟8克和桉叶油11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五倍子和姜黄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
(2)芦荟取汁与桉叶油搅拌混匀,得组分B;
(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
有益效果:该中药组合物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消炎止痛,解毒祛瘀,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姜黄6克、芦荟8克和桉叶油11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和姜黄6克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
(2)芦荟8克取汁与桉叶油11克搅拌混匀,得组分B;
(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
用法为:用温水清洗痤疮部位皮肤,用洁净毛巾擦干,涂上本药物少许,按摩至吸收,每日两次,禁食辛辣,5‐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可痊愈。
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远,未经张忠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0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