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式细胞仪及其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与合束调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80469.9 | 申请日: | 2017-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G02B27/12;G02B27/09;G01N1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波长光源 光束整形模块 合束棱镜 合束装置 流式细胞仪 调试 激光 合束 光束压缩 聚焦透镜 流式细胞 模块设置 椭圆光斑 激光器 光损耗 柱面镜 波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式细胞仪及其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和合束调试方法,一种流式细胞仪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波长光源模块、激光合束棱镜和光束整形模块,所述多波长光源模块设置在激光合束棱镜的一侧,所述光束整形模块设置在激光合束棱镜的另一侧,所述多波长光源模块包括2个或2个以上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所述光束整形模块包括将光束压缩成椭圆光斑的柱面镜和聚焦透镜。该装置的合束调试方法有效的简化结构与步骤,降低成本,减少光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检测仪器类流式细胞仪,尤其涉及一种流式细胞仪及其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与合束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流式细胞仪是集光子、电子学、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生物学、免疫学以及激光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科学技术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细胞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制药学、生殖学等领域。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先进仪器之一,被誉为实验室的“CT”。它对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单列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逐个、多参数、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或分选的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参数多、采集数据大、分析全面、分选纯度高、方法灵活等特点。
流式细胞仪的的多波长激光的发生装置包括多支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各个激光器之间平行排列、并朝一个方向平行但分散的发射不同波长的激光束,不同波长的激光经光束合束装置整合为混合波长的单一光束,传统的光束集束装置是由多个滤光片、二向色分光镜和聚焦透镜组成。
现有的流式细胞仪多波长激光的合束装置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导致如下三个问题:1、利用二向色分光镜实现激光合束,导致成本较高;2、二向色分光镜由于透射率、反射率低,导致激光能量损耗较大;3、传统的光束集束装置光路结构复杂,导致提高了光学系统的体积和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式细胞仪及其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与合束调试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实现激光合束成本高、结构复杂、性能差和激光能量损耗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流式细胞仪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包括:多波长光源模块、激光合束棱镜和光束整形模块,所述多波长光源模块设置在激光合束棱镜的一侧,所述光束整形模块设置在激光合束棱镜的另一侧,所述多波长光源模块包括2个或2个以上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所述光束整形模块包括将光束压缩成椭圆光斑的柱面镜和聚焦透镜。
所述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激光器是气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各个激光器波长差异尽可能大。
所述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每个波长激光器发出激光器的发射角度的3维光学调整架。
所述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所述的激光合束棱镜所选用的玻璃材料折射率要尽可能大。
所述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其所述柱面镜和聚焦透镜曲率互不相同。
一种如上所述的流式细胞仪的多波长光源合束装置的合束调试方法,其选用四个孔径相同的光拦对各个激光器的入射角度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在激光合束棱镜的一侧放置第一光拦和第二光拦,并固定位置;然后将激光器放置于第一光拦右边,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和入射方向,使激光依次通过第一光拦和第二光拦中心通光孔;然后在激光合束棱镜的另一侧依次放置第三光栏和第四光拦,调整第三光拦和第四光拦的位置,使激光从两个光拦中间通光孔穿过并同时保持光斑形状不变,并固定第三光拦和第四光拦的位置;
第二步:拆下激光器并将其放置在第四光拦左边,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和激光入射方向,使激光依次通过第四光拦和第三光拦的中心通光孔,同时保持光斑大小和形状不变;
第三步:按照上述步骤,保持第一光拦和第二光拦的位置不变,进一步调节剩余激光器的位置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0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