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黄绿木霉T-321010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9979.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爱;陈为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8;A01P3/00;A01P21/00;C05G3/60;C05G3/8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绿 321010 菌株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黄绿木霉(Trichoderma sp.)T‑321010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一株黄绿木霉(Trichoderma sp.)T‑321010菌株,2011年12月22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5638。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菌株制备菌剂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黄绿木霉T‑321010菌株较现有的生防菌哈茨木霉菌T‑22,具有更显著的长效性、多功能性,与纹枯病、根腐病、黄萎病、枯萎病病菌抗衡,进而抑制作物土传病菌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克服连作障碍效果显著,改善土壤微生态,改良土壤性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黄绿木霉(Trichoderma sp.)T-321010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属于真菌(Fungi)真菌门(Eumycota)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木霉属(Trichoderma),广泛存在于土壤、根围、叶围、种子、球茎、腐烂的秸秆等生态环境中。由于木霉菌适应性广,生存能力强,作用具有广谱性及多机制性,一直是植病生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
1932年,Weindling实验(Weindling R.Trichoderma lignorum as a parasiteof other soil fungi.Phytopathology,1932,22:837~845)发现木霉菌(Trichodermalignorum)可以寄生于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建议将该菌用于土传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木霉菌生防研究工作从此开始。CN1028883489A描述了深绿木霉防治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CN103045483A提供了棘孢木霉防治葡萄灰霉病。Lorito等进一步研究(Lorito M,Harman GE,Hayes C K,et al.Chitinolytic enzymes produced by Trichoderma harzianum:Antifungal activity of purified endochitinase andchitobiosidase.Phytopathology,1993,83:302~307)发现木霉能诱导产生一系列几丁质酶、葡聚糖酶,这些酶能降解病菌细胞壁,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引起病菌菌丝和孢子崩解。Allen等还研究(Allen M C,Haenseler C M.Antagonistic action of Trichoderma onRhizoctonia and other soil fungi.Phytopathology,1935,25:244~252)报道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等土传病菌产生抗生作用,陈凯等把抗生素进一步具体化研究(陈凯、杨合同、李纪顺等.木霉菌产生的聚酮类抗生性代谢产物.中国生物防治.2009,25(2):171~175)证实木霉能产生一些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聚酮类物质。CN 102071148A提供了利用拟康氏木霉SMF2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抗生素哌珀毒素抑制植物病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9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六种鸭易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操作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