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779.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钧尹;郑荣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钧尹;郑荣捷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H02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能 电动 风扇 发电 装置 | ||
一种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在外壳内设置有电动机连接第一风扇,以及发电机连接第二风扇,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彼此反向相对接近,且为相对偏心状态,电源装置以充电电池供应电动机带动第一风扇旋转产生风能,利用风能于外壳内近距离带动相对偏心的第二风扇相对转动,让空气于外壳内四处扰动进行入风与出风,以提高电动机与发电机的散热效果,而且第二风扇带动发电机的第二转子旋转,使发电机产生电力供应至充电电池,让充电电池回收电力,再供应电动机运转产生风能,并利用风能带动发电机继续发电,使本发明能够在任何场所与时段直接操作使用,并延长充电电池的电力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各类风扇,其普遍皆是利用市电供应马达做为动力源,通过马达带动风扇叶片转动,以将风扇叶片后方的空气强制往前带动吹送,达到吹送风力让空气流动。
然而这些风扇用马达必须使用市电供应电源,因此无法在各种场所及时段任意使用。而且风扇用马达所产生的机械能量,由于目前并没有针对这些机械能量作回收再利用,因此这些机械能量都是直接做功耗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之中,所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其实相当可观。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使其能够在任何场所与时段直接操作使用,并且延长充电电池的电力使用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电动机可选择传动第一风扇加速旋转以提高风力,亦可选择传动第一风扇减速旋转以提高扭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电源装置及充电电池可依需要选择输出电源供应给外部电器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包含有:一外壳,其包括有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及相连的外周壁,且外壳设有多个通风口;一电动机,其设置于外壳内,电动机包括有相同中心内外套设的一第一定子及一第一转子,在第一转子中心贯穿结合一第一转轴;一第一风扇,其接受电动机的第一转子及第一转轴带动旋转;一发电机,其设置于外壳内,发电机包括有相同中心内外套设的一第二定子及一第二转子;一第二风扇,其带动发电机的第二转子旋转,且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彼此反向相对接近;一电源装置,其设置于外壳,电源装置包括有一充电电池连接一启动开关,且充电电池连接于发电机,而启动开关连接于电动机;当充电电池供应电动机电力时,电动机的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风扇旋转产生风能,利用风能于外壳内近距离带动第二风扇相对转动,且第二风扇带动发电机的第二转子旋转,使发电机产生电力供应至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的中心与第二风扇的中心彼此为偏心状态,以在第一风扇的中心线与第二风扇的中心线之间构成径向间隔距离,使空气于外壳内四处扰动进行入风与出风。
前述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中该外壳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相隔设有一支架,电动机外周具有机壳固设于支架接近第一侧壁的一侧,第一转轴一端伸出于支架相对另一侧,发电机固设于第二侧壁,第一风扇位于支架、第二风扇之间,而第二风扇位于第一风扇、第二侧壁之间。
前述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中该外壳的多个通风口分布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外周壁及支架上,而电动机的第一转轴另一端固接一散热风扇。
前述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中该发电机具有机座固定于第二侧壁,在机座中心枢接一伸出于发电机的第二转轴,第二风扇中心固接于第二转轴,发电机的第二转子相隔套置于第二定子外周,且第二转子套置固设一转子座,转子座一侧固接于第二风扇中心。
前述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中该第一风扇的中心固接于电动机的第一转轴一端。
前述的低耗能电动风扇发电装置,其中该电动机的第一转轴一端固接一传动轮,支架另一侧设有一支轴,第一风扇枢接于支轴,且第一风扇一侧中心固接一被动轮,而传动轮带动被动轮及第一风扇加速或减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钧尹;郑荣捷,未经郑钧尹;郑荣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板驱动器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复位螺旋压电式发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