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621.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清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科宝迪(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31/02;D01F8/18;D01F8/14;D01F1/10;D06M15/15;D06M15/03;D06M11/83;D06M101/0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27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 洗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其特征在于:洗手衣的主体面料由中心向外侧包括基层、溶解隔离层和表面抗菌层;基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植物纤维20~3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10份;聚乳酸:6~12份;溶解隔离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明胶8~14份;纤维素酶10~15份;表面抗菌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 3~5份;纳米抗菌材料6~8份。采用以上组分制的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能够利用洗手衣本身的材料对洗手衣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同时也能够在热水中进行自动分解毁形处理,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
背景技术
洗手衣(英文名称Scrubs)是指临床工作人员在无菌手术室内,为病人进行手术或者其它无菌治疗时所穿的一种特殊工作服装,洗手衣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消毒的出现及各种消毒技术的发展,手术时医生开始穿着消毒后的衣物。外科医生手术前必须身着这种服装洗手消毒,因此这种类型的服装也被称为洗手衣。洗手衣也作为医务人员穿在内侧的衣服,对医务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然而,由于现有的洗手衣均为普通的布匹制成,完全没有任何杀菌效果,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作用十分微弱,一旦洗手衣受到感染,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意味着受到了威胁。
此外,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之规定,凡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使用后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须就地进行,即就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的溶器中浸泡进行消毒处理。浸泡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每天监测浓度一次,使之保持含氯量≥500mg/L的有效浓度。经过消毒后再进行毁形处理,再由指定厂商进行统一处理。而现有的洗手衣往往难以继续回收利用,又难以降解,往往会通过焚烧进行处理。
因此,洗手衣在使用后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需要大量的消毒液进行消毒,而消毒液在使用后又存在后续处理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又可能发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2、需要人工进行毁形处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3、无法进行降解,进行焚烧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洗手衣的主体面料由中心向外侧包括基层、溶解隔离层和表面抗菌层;其中,所述基层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植物纤维 20~35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5~10份;
聚乳酸 6~12份;
所述溶解隔离层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明胶 8~14份;
纤维素酶 10~15份;
所述表面抗菌层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 3~5份;
纳米抗菌材料 6~8份。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抗菌层表面喷涂有活性炭粉末颗粒。
进一步地,纳米抗菌型洗手衣的衣袖、前片和后片均采用亚麻纤维丝制成的缝合线进行缝合。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抗菌材料为纳米银或纳米锌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秸秆纤维、谷壳纤维、亚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纳米抗菌型洗手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科宝迪(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腾科宝迪(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推式周转箱
- 下一篇:具有恒温储存功能的蛇床子提取物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