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78371.X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丽;蒙裕欢;曾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遗传背景 恒河猴 食蟹猴 渗入 评估 应用 生物信息技术 标准化进程 核苷酸序列 初筛 检测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及其应用。该SNP标记包括48个SNP位点,为SNP1~SNP48,并分别表示其位于SEQ ID NO:1~SEQ ID NO:4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51位。本发明采用生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出能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对于评估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水平,SNP标记的应用可大大降低成本和简化操作。SNP标记应用可达到快速初筛和降低检测成本的目的,从而促进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标准化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优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及其应用;筛选出48个SNP标记,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的评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实验动物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条件及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是实验动物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应用遗传特性稳定的实验动物才能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尤其遗传质量的标准化将直接影响生物医药的研发水平。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遗传质量控制标准,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监控也渐渐成为其生产应用中较突出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筛查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有效遗传标记是实现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技术突破的有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实验动物遗传监测主要推行国家标准(GB 14923-2010),主要采取形态学(毛色基因测试法)、数量遗传学(下颌骨测定法)、免疫标记基因检测法(皮肤移植法)以及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而且在实验动物的繁殖生产和日常监测管理工作中仍有至关重要的使用价值,但随着实验动物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国标力推的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法、皮肤移植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多种品系实验动物的遗传监测工作。
随着DNA指纹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微卫星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一系列分子遗传标记的发现,微卫星和SNP标记脱颖而出,已经大量应用于实验动物的遗传检测,其中,SNP标记是继生化标记和RAPD遗传标记之后的第三代DNA分子标记,具有位点丰富、遗传稳定、筛选规模化等显著优点。然而,相比于目前先进的分子检测技术及国际同行的领先程度,我国的遗传监测标准还有待改进,且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该SNP标记能用于评估印度支那地区起源的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
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是生物医药研究中常用的灵长类动物,其自然分布区域在灵长类中仅次于人类及恒河猴,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国家。地理毗邻使包括印度支那地区在内的东南亚大陆食蟹猴的遗传差异最小化,但伴随着板块相互作用导致的岛屿形成,长期隔离与始祖效应促进了菲律宾和毛里求斯食蟹猴与其他岛屿群体的遗传分歧,而印度支那地区的食蟹猴通过与恒河猴杂交使得恒河猴的基因广泛渗入,增加了大陆食蟹猴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加剧了其与岛屿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食蟹猴疟原虫是传播于食蟹猴群体中最常见的疟原虫之一,实验表明,恒河猴对疟疾的感染比食蟹猴更敏感,与恒河猴有着长期杂交历史的印度支那食蟹猴可能比岛屿种群更易感染疟原虫,所以,了解作为某些疾病实验研究对象的食蟹猴的起源地区及恒河猴遗传渗入水平十分重要。因此,本发明旨在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出食蟹猴的48个SNP标记,用以评估印度支那地区起源的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用于食蟹猴中恒河猴遗传背景渗入现象评估的SNP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