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697.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李月;匡华;徐丽广;马伟;刘丽强;吴晓玲;宋珊珊;胡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34;C07K1/1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嘌呤 人工 抗原 合成 方法 | ||
一种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6‑氯嘌呤和4‑(氨甲基)苯甲酸取代得到含羧基的产物6‑BA即为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6‑BA与载体蛋白BSA偶联,用紫外法表征,并测定偶联物的偶联比。本发明成功合成了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6‑BA‑BSA,合成步骤简单、安全、有效,完全可用于免疫分析中,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必需的人工抗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主要作为促长剂和保鲜剂使用,能够促进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蔬菜、水果的保鲜和储存。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成份是嘌呤类生物碱和一些无机物,在细胞分裂素中具有较高活性。6-BA作为植物促长剂和果蔬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已在国内外进入应用阶段。作为植物促长剂使用,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最终提高产率,常被用于促进豆芽的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6-BA能够起到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植物的茎、根等部位输运的作用,改善其生长。另外6-BA还能够通过抑制植物内的叶绿素、核酸、蛋白质分解、抑制呼吸等方式对作物防衰保鲜,因此6-BA适用于各种绿叶蔬菜(如青椒、黄瓜、豆角等)贮藏前使用。
6-苄氨基腺嘌呤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果树栽培和园艺等领域。因此 6-BA 在市售水果和蔬菜中一般都有一定的残留,而人体摄入6-BA过多会刺激食道、胃黏膜,造成食道、胃黏膜损伤,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国家标准 GB2760-1996 将6-苄氨基腺嘌呤(6-BA)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同时也规定了其最高允许使用限量(0.01 g/kg)和最高允许残留量(0.20 mg/kg)。然而,目前一方面国内外至今尚未建立6-苄氨基腺嘌呤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及其测定方法,这给6-BA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贸易以及食品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食品中6-B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也没有国家标准。这给6-苄氨基腺嘌呤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和进出口贸易以及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有必要建立一种针对6-BA的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而酶联免疫法(ELISA)前处理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且检测时对样本的纯度要求不高。因此,建立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很有必要,而建立此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即需筛选出针对6-苄氨基腺嘌呤的高特异性单克隆单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所制备的产品用于6-苄氨基腺嘌呤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必需的人工抗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由6-氯嘌呤和4-(氨甲基)苯甲酸取代得到具有羧基的产物,即半抗原6-BA,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6-BA与载体蛋白偶联,即得到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
1、6-苄氨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制备步骤为:
(1)半抗原6-BA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化合物2到化合物6-BA是纯化的过程;
称取化合物1 6-氯嘌呤2.00 g(12.9 mmol)和三乙胺 2.60 g(25.6 mmol),溶解于20 mL的叔丁醇中。在N2的保护下,向该溶液中加入4-(氨甲基)苯甲酸1.96 g (12.9mmol),回流72h。冷却至室温,过滤,获得2.10 g 黄色固体,即化合物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