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331.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生;王亚坤;蒋佐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85/14 | 分类号: | C07D285/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噻二唑 近红外发光 二苯胺 二甲基 三苯胺 化合物化学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 荧光量子产率 发光光谱 甲氧基三 三甲苯基 甲氧基 苯胺 产率 硼烷 氰基 砜基 量子 应用 保留 平衡 | ||
1.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Ⅰ)所示的化学结构:(Ⅰ);其中,苯并噻二唑为主体; A为氰基; D为三苯胺、4,4'-二甲基三苯胺或4,4'-二甲氧基三苯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A为氰基,D为三苯胺时,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的结构:(I-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A为氰基,D为4,4'-二甲基三苯胺时,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B)的结构:(I-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A为氰基,D为4,4'-二甲氧基三苯胺时,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C)的结构:(I-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在有机电致荧光器件中的应用。
6.有机电致荧光器件, 包括玻璃、附着在玻璃上的导电玻璃衬底层,与导电玻璃衬底层贴合的空穴注入层,与空穴注入层贴合的空穴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贴合的发光层,与发光层贴合的空穴阻挡层,与空穴阻挡层贴合的电子传输层,与电子传输层贴合的阴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层可由单一发光材料组成非掺杂器件或者采用主客体掺杂方式组成,所述的发光材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荧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A型近红外发光化合物的发光峰处于深红或者近红外发光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3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