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筛选外源基因双整合位点提高人C5单抗表达产量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7251.8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8727494A 公开(公告)日: 2018-11-02
发明(设计)人: 高小平;张晟;代燕平;何刚;程琳;王雯茜;付伟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贝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18 分类号: C07K16/18;C12N15/13;C12N15/8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链编码基因 整合 外源基因 筛选 靶向 单抗 位点 仓鼠 真核表达载体 单克隆抗体 细胞 转录 编码质粒 技术筛选 稳定表达 细胞克隆 共转染 人补体 染色体 抗体 可用 重链 升高 疾病 治疗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靶向筛选外源基因双整合位点提高人C5单抗表达产量的方法,包括:(1)将人补体C5抗体的轻、重链编码基因分别插入两个真核表达载体;(2)获得重组轻、重链编码质粒并共转染至中国仓鼠(CHO)DG44细胞;(3)用FISH技术筛选轻、重链编码基因双整合定位在染色体1q1和1q13的细胞克隆。本发明筛选获得的1q1和1q13区支持轻、重链编码基因的强转录,可实现人C5单克隆抗体在CHO‑DG44细胞中的高效和稳定表达,其产物可用于治疗因C5水平升高而受累的各种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筛选双整合位点提高人补体C5单克隆抗体表达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C5单克隆抗体(“Soliris”,也称为依库株单抗)先后被批准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和“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其它适应症如“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已完成临床试验,“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也已进入临床试验的后期阶段。依库珠单抗是目前全球最昂贵的药物,除了因治疗疾病的特殊定价外,早期生物技术和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制约了抗体的表达产量,也是导致该药成本偏高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尚无生产依库株单抗的企业,进口药的昂贵价格尚不能满足中国患者逐年增加的临床需求,同时也需要低成本药物的生产方法。

宿主细胞自身遗传稳定性,如宿主染色体或基因组变异(位置效应)是导致重组蛋白表达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表达治疗性重组蛋白的生产用细胞系大多为CHO细胞及其亚型,包括CHO-K1、CHO-S和DG44等,这些细胞有共同的遗传特征,即染色体非整倍性,大约为18-21条染色体,且只有1号染色体保留了成对性和正常基因组,其余染色体则因频繁的重排致基因组变异或丢失,直接影响其转录活性。外源基因通常是随机整合至宿主染色体,通过非靶向性筛选获得的表达体系其产量低,持续表达的稳定性也较差。研究发现,外源基因整合在大的染色体较整合至小染色体具有产物表达优势。应用CHO-DUK细胞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研究发现,Epo编码基因在大染色体(包括1和2号染色体)上整合表现出高产蛋白特征,而在其它染色体,尤其小染色体上整合则引起重组蛋白表达不稳定或低产量表达(Lattenmayer等,Cytotechnology.2006;51:171–182)。我们最近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发现,外源基因在1号染色体1q12-13位点整合的CHO-S细胞系,其表达重组蛋白的产量明显高于整合于其它染色体位点的细胞系,且持续表达也十分稳定(Li等,PLoS One.2016;11:e0163893)。由此提示:CHO细胞及其亚型细胞的大染色体尤其整合至1号染色体,可能是外源基因整合的最佳靶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外源基因随机整合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筛选双整合位点在DG44细胞染色体1q1和1q13区域的抗体轻、重链编码基因,进而提高人补体C5单克隆抗体表达产量的方法。

一种靶向筛选双整合位点在染色体1q1和1q13区域的抗体轻、重链编码基因,进而提高人补体C5单克隆抗体表达产量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C5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编码基因分别插入包含“UCOE”的两个真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2)将步骤(1)获得的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至CHO-DG44细胞,经MTX浓度梯度加压筛选,获得表达C5单克隆抗体的重组细胞群;

(3)将重组细胞群以500细胞/ml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6孔培养板),待细胞逐渐长至肉眼可见的集落时(大约2周),挑取单集落细胞至96孔板培养,之后逐渐转移至48孔板、24孔板和6孔板培养;

(4)单集落细胞按照步骤(4)进行第二轮筛选,挑取单克隆细胞,经扩大培养后,常规制备染色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