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125.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新明;岳庆兴;高小明;陈乾福;陈继溢;薛玉彩;谢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测绘 卫星 影像 匹配 可疑 区域 自动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生成立体影像的核线立体影像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包括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步骤2,读取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并通过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建立所述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的各自的影像金字塔;步骤3:对于顶层以下的每一层影像金字塔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逐层确定所述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中的可疑区域。本发明可以可以实现高效的厚云自动检测和剔除,可以实现高效的遮挡区域检测、大面积水域检测以及无纹理阴影区域检测,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卫星、航空立体影像匹配获取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的过程中,由于大的地形坡度或遮挡,大面积阴影、水域、厚云,曝光过度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有些区域匹配错误。在存在冗余观测的条件下,这些错误区域往往是可以修补的。如果能自动检测出这些错误区域,将会显著提高大区域、多影像冗余条件下DSM提取的自动化程度。
左右匹配结果一致性检测是一种传统的可疑区域检测方法,对遮挡区域的检测成功率较高。但也要借助碎片过滤等辅助手段才能使可疑区域去除的更加干净。而对大面积阴影、水域、厚云,曝光过度等因素造成的错误匹配,单靠左右匹配结果一致性检测很难将错误区域去除干净,而且由于左右匹配一致性门限设的过低可能会将一些正确的匹配区域去除。若要提高可疑匹配区域的检测成功率,需要综合多种可疑区域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可充分地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性,一部分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得到阐明,而另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对下面的说明的考察将是明显的或从本发明的实施中学到。通过在文字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目的和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成立体影像的核线立体影像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包括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
步骤2,读取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并通过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建立所述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的各自的影像金字塔;其中,所述影像金字塔包括多层金字塔影像,原始读取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为第一层金字塔影像,经小波变换后得到的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金字塔影像均包括一个影像区域和三个纹理区域;
步骤3:对顶层以下的每一层左、右核线影像,逐层确定可疑区域。
优选的,采用投影轨迹法生成立体影像的核线立体影像对。
优选的,步骤2中的小波变换的过程具体包括:将第i层金字塔影像作为原核线影像,对所述第i层金字塔影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第i+1层核线影像,i 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i+1层核线影像包括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区域的影像,其中,左上区域的影像为影像区域,其包含长宽均为原核线影像二分之一的缩小影像,右上、左下和右下这三个区域为纹理区域,其包含了原核线影像的纹理信息。
优选的,根据下式计算小波变换后的影像区域第k行j列的灰度G0(j,k),右上纹理区域第k行,W/2+j列的灰度G1(W/2+j,k),左下纹理区域第H/2+k行, j列的灰度G2(j,H/2+k),右下纹理区域第H/2+k行,W/2+j列的灰度G3(W/2+j, H/2+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砖(PWD5001Y01z)
- 下一篇:瓷砖(PW2001H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