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6579.8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杰;郭莹;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9/16;H01Q21/0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徐晓鹭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耦合 偶极子 阵列 天线 | ||
1.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阵列包括若干双极化天线单元,所述双极化天线单元包括正交放置的单极化偶极子单元,所述单极化偶极子包括交指段,所述交指段设计为相互扣紧的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偶极子单元包括左右两个正交的单极子,每个单极子包括偶极子臂和交指段;所述偶极子臂为半开口,两个偶极子臂的开口向外设置,所述开口处连接交指段;属于同一单极化偶极子单元的交指段互补插合,形成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化偶极子单元包括宽角匹配层、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的偶极子单元、金属地和过渡巴伦;所述馈电巴伦包括最底端的三角渐变微带线部分和中间的过渡部分以及后半部分的共面带线,所述过渡部分巴伦包括上层地线、渐变地线、信号线;所述上层地线和信号线与偶极子单元位于介质基板的同一个面上,上层地线和信号线的上端分别连接偶极子单元的左右两个单极子;所述信号线分为上、下两节,所述上节与上层地线大致平行,下节为微带线,微带线线宽逐渐变宽以实现阻抗转换;所述介质基板上设有若干周期金属过孔,上层地线通过周期金属过孔与位于介质基板另一面的渐变地线相连实现导通,以实现渐变的阻抗匹配和场匹配;渐变地线宽度从下至上随曲率渐变曲线渐变减小,最终与上层地线宽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单元上端设置宽角匹配层,用于改善扫描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地线使用曲率渐变曲线渐变,公式中h_down表示整个渐变曲线的高度,c_down、w_down分别表示渐变线自变量t的变化区间,m表示渐变曲线的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指段由若干连续矩形交指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下节微带线为达到同轴线阻抗到信号线的阻抗变换,微带线宽度从上至下呈三角形渐变变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紧耦合偶极子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引入50欧电阻加载与渐变底线与金属地之间消除在特定频点处产生的共模电流引起的共模谐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65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偶(MrPun娃娃)
- 下一篇:花盆(山水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