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联苯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菌剂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5997.5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8727169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王长云;邵长伦;史婷;齐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07C43/295 分类号: C07C43/295;C07C41/36;C07C41/38;A61K31/09;A61P31/04;C12P7/22;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代理人: 杨乐
地址: 266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洋 真菌 来源 联苯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作为 抗菌剂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联苯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菌剂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联苯醚化合物具有化合物1或2所示的结构:化合物1和/或2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或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引起的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联苯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菌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010年“超级细菌”的出现表明细菌耐药性的飞速进展,对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为了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急需开发新的高敏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海洋高盐、高压、低光照等条件使海洋微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为寻找潜在的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了重要来源。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是继青霉素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生素,其最初发现的来源正是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随着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从海洋微生物中不断分离获得,为寻找新型抗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采用人工培养发酵的方法,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有重要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能有效解决药物开发过程中的药源等关键性问题,因此具有独特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真菌Phoma sp.,该真菌分离自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其中蕾二歧灯芯柳珊瑚是发明人于2008年9月采集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本发明所述海洋真菌Phomasp.的菌种保藏信息: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7年4月1日;保藏编号:CGMCC No.13881;分类命名:茎点霉Phoma sp.。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苯醚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醚化合物具有化合物1或2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制备化合物1和2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先在菌种培养基中对海洋真菌Phoma sp.进行菌种培养,再在发酵培养基中对该海洋真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物后,用乙酸乙酯浸提2~6次,合并乙酸乙酯浸提液后减压浓缩得粗浸膏,进行色谱分离,得化合物1和2;其中所述的菌种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琼脂、粗海盐、水;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大米、粗海盐、水;所述的色谱分离为依次进行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凝胶柱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上述制备方法中菌种培养基优选含有葡萄糖0.10%–10%(重量百分比,下同)、酵母膏0.01%–4.0%、蛋白胨0.01%–4.0%、琼脂0.10%–6.0%、粗海盐0.05%–10%,其余为水;培养温度优选为5–45℃;培养时间优选为3–10天;发酵培养基优选每个500mL锥形瓶中含有大米50–150g,粗海盐0.05–10g,水50–150mL;培养温度优选为5–45℃;培养时间优选为5–50天;所述的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为采用固定相为200~300目硅胶,流动相为30%–40%(体积百分比,下同)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的固定相为sephadex LH-20,流动相为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2:1:1(体积之比)的混合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的色谱柱为半制备C18色谱柱(Kromasil,7μm,10×250mm),流动相为60%–65%(体积百分比)的甲醇-水混合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化合物1和/或2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还可包括其他抗菌活性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5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