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防爆组合装置及其防爆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75648.3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波;张盛;周建飞;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新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2/06;A62C37/40;A62C2/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防爆 组合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防爆组合装置及其防爆控制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变压器起火时灭火效果差等问题。包括架体、变压器组件、横向架体、高压线体、探测模块与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与高压线切割机构相连,且变压器组件周向外围设有若干防爆墙,防爆墙连接有升降驱动结构,防爆墙靠近变压器组件的一侧设有若干感应模块,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分别与若干设置在防爆墙靠近变压器组件一侧的灭火器喷头相连。优点在于:能自动切断电源,防爆墙可以升降,不会对变压器的维护造成干扰,变压器组件起火时防爆墙能自行升起将变压器组件包围,同时设置在防爆墙内侧的灭火器有针对性进行灭火,灭火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防爆组合装置及其防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消防措施主要采用水喷雾、泡沫喷雾、排油注氮等固定式灭火系统,同时,辅助采用砂箱、砂桶及手持、推车式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而排油注氮系统油管,排油管连接蝴蝶阀及截流阀等连接部位渗,漏油故障,由于管道及蝴蝶阀部件质量存在问题,安装工艺不合格,机械振动环境变化等影响导致部件渗油或密封胶垫磨损,老化引起渗油时间一长,渗漏油情况加剧甚至导致变压器油渗入装置柜内影响运行安全。
通过变压器火灾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变压器火灾及消防存在以下特点:1.电力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这些故障对变压器而言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火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引起爆炸。运行中的电力变压器在各种负载热应力的作用下,或由于偶然的极强应力、潮湿、颗粒沉积、接头热逸走等因素都将引起绝缘强度的下降。从而造成不应有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及接地短路故障2.高压绕组线圈换位处对变压器铁芯放电,绝缘纸不规则的放电,铁芯柱下部有电弧放电。造成单相变压器线圈严重烧毁,钟罩变形鼓肚,油箱下部进油管拉断,导线绝缘烧损,进油道口纸板熏黑。3.变压器油箱外的故障有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高压线路短路时,由于套管处接触电阻比较大着火点在变压器套管处,油枕不断向起火点处供油,使火越烧越旺。由于变压器本身火焰的温度已经高于变压器油的燃点,且有油枕不断的供油,在变压器周围又有充足的助燃空气,会使火越烧越旺,一旦变压器发生爆炸,爆炸部件可能会对灭火系统管网、爆炸方向上电气设备甚至人员的伤害。因此,如何在变压器出现起火情形时,第一时间对变压器进行灭火,从而防止其产生爆炸现象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主变压器爆炸火灾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申请号:201610914641.7],包括侧面套管爆炸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和顶部套管爆炸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两种结构;其中:侧面套管爆炸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结构为由长立柱、防爆横梁、防爆支撑及防爆钢网构成。顶部套管爆炸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结构由长立柱、固定在长立柱上的防爆横梁、设置在防爆横梁间的防爆支撑构成。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变压器防爆效果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中的侧面套管爆炸灭火系统管网防爆装置是固定设置在变压器组件外侧的,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会对变压器的维护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干扰,且该方案中依然存在着:稳定性差,灭火效果差,无法第一时间将灭火点熄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爆效果好、能快速进行灭火的变压器防爆组合装置及其防爆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将变压器组件自动断电并快速灭火的变压器防爆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5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