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级四线二分之一互补省水船闸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5325.4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阳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二分 之一 互补 船闸 | ||
本发明是三级四线二分之一互补省水船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没有省水池的条件下,首次把三级四线船闸船舶每次通过的耗水量降低到1/6H,有效地提高省水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三级四线二分之一互补省水船闸闸室之间以独特的连通方式,按照一套独一无二的进排水操作方法而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工建筑物,特别涉及一种船舶通过水坝的船闸。
背景技术:
省水船闸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带有省水容器(如省水池、储水池、中间渠道)的船闸,第二类是利用闸室的本身做为省水容器的船闸。由于省水容器的高度有严格地设计要求,一座船闸需要多个高度不同的省水池,省水池成本在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高达几亿元。在工程成本这一方面来说,第二类省水船闸不存在省水容器,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免除了省水池成本的优越技术效果。
第二类省水船闸是一线船闸与另一线(或者为多线)船闸之间,以水量互相补充的运行方式,达到省水为目的的船闸。第二类省水船闸在所有的文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名称,因此申请人把第二类船闸命名为互补省水船闸,把第二类船闸的技术领域称之为互补省水船闸技术领域。
目前世界上普通使用的省水船闸是带有省水容器的船闸,其省水率极低,举一个例子,以典型的省水率1/2单级带省水池船闸进行说明,有省水池A池、B池,船闸泄水运行时先向省水池泄水,其顺序是先泄向高处的省水池(B池),再依次泄向低处的省水池(A池)。水泄向B池导致B池水位上升,B池水位上升没有用于需要上升的船舶,白白地浪费了水位的上升,没有起到省水的效果,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解决省水的效果。同样,水泄向A池导致A池水位上升,A池水位上升没有用于需要上升的船舶,白白地浪费了水位的上升,没有起到省水的效果,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解决省水的效果。灌水顺序与泄水时相反,首先将低处的省水池(A池)的水灌入闸室,然后依次将高处的省水池(B池)向闸室灌水。A池的水灌入闸室导致A池水位下降,A池水位下降没有用于需要下降的船舶,白白地浪费了水位的下降,没有起到省水的效果,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解决省水的效果。同样,B池的水灌入闸室导致B池水位下降,B池水位下降没有用于需要下降的船舶,白白地浪费了水位的下降,没有起到省水的效果,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解决省水的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把省水池改成船闸闸室,充分地利用了水位的上升和下降用于船舶的上升和下降,大幅提高了省水效率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三级四线二分之一互补省水船闸是指:船闸为4线,每线为3级,4线之间是连通的,4线船闸闸室之间的水是互相排放的,每一个闸室在每一次排水或进水的水位下降或上升都是槛上水深水位至闸室高水位的二分之一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没有省水池的条件下,首次把三级四线船闸船舶每次通过的耗水量降低到1/6H(H:总水头高度),有效地提高省水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船闸为4线,每线为3级,A、B、C、D四线船闸并排布置;
4线船闸的第一级闸室之间有1路主廊道,主廊道有4个分支,每1个分支经过1个阀门后分别与A1、B1、C1、D1闸室连通;
4线船闸的第二级闸室之间有1路主廊道,主廊道有4个分支,每1个分支经过1个阀门后分别与A2、B2、C2、D2闸室连通;
4线船闸的第三级闸室之间有1路主廊道,主廊道有4个分支,每1个分支经过1个阀门后分别与A3、B3、C3、D3闸室连通;
每一线船闸的上一级闸室与下一级闸室之间的连通方式和廊道阀门与常规船闸相同;
进水阀门的位置关系及作用与常规三级船闸相同,每一线上游闸室有1个进水阀门;
排水阀门的位置关系及作用与常规三级船闸相同,每一线下游闸室有1个排水阀门;
闸门的位置关系及作用与常规三级船闸相同,每一个闸室有上游闸门、下游闸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阳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阳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5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