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弹性储能机构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4199.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刚;高明明;石文文;周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30;B60L50/30;B60L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机构 燃料电池 混合 动力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具有弹性储能机构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燃料电池系统(1)、燃料电池控制器(2)、单向DC/DC转换器(3)、动力电池(4)、电池管理系统(5)、逆变器(6)、驱动电机(7)、离合器(8)、弹性储能机构(9)、变速器(10)和整车控制单元(11);
燃料电池系统(1)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单向DC/DC转换器(3)的电流信号输入端连接,单向DC/DC转换器(3)的电流输出端与逆变器(6)的电流信号输入端连接,逆变器(6)的电流信号输入端同时与动力电池(4)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
逆变器(6)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7)的驱动信号输入端,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变速器(10)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变速器(10)通过差速器(12)驱动汽车车轮;
弹性储能机构(9)的轴承通过离合器(8)与变速器(10)传动连接,整车控制单元(11)控制离合器(8)的开启或闭合;整车控制单元(11)的充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燃料电池控制器(2)的充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整车控制单元(11)的电池状态信号输入端连接燃料电池控制器(2)的电池状态信号输出端;燃料电池控制器(2)的放电功率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燃料电池系统(1)的放电功率控制信号输入端,燃料电池控制器(2)的燃料电池状态信号输入端连接燃料电池系统(1)的电池状态信号输出端;
整车控制单元(11)的转换控制信号输出与转换状态输入端连接单向DC/DC转换器(3)的转换控制信号输入与转换状态输出端连接;
整车控制单元(11)的放电功率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5)的放电功率控制信号输入端,整车控制单元(11)的动力电池状态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5)的动力电池状态信号输出端;电池管理系统(5)的电能输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动力电池(4)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池管理系统(5)的电池状态信号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4)电能状态输出端;
驱动电机(7)的转速和转矩信号输出端连接整车控制单元(11)的电机状态信号输入端;
整车控制单元(11)的逆变器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逆变器(6)的电流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
整车控制单元(11)的储能机构功率输出控制信号输出与储能机构储能状态输入端连接弹性储能机构(9)的输出控制输入与储能状态输出端;
整车控制单元(11)的变速器状态输入与变速器功率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变速器(10)的状态信号输出与功率控制信号输入端;
整车控制单元(11)与燃料电池控制器(2)、单向DC/DC转换器(3)、电池管理系统(5)、逆变器(6)、驱动电机(7)、弹性储能机构(9)和变速器(10)之间均通过CAN总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储能机构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弹性储能机构(9)包括变速装置和弹性储能箱;所述变速装置包括一号箱体、一号传动轴(911)、储能齿轮(912)、释能齿轮(913)、二号传动轴(914)、一号开关管组(916)、一号电磁铁(917)、一号永磁铁(918)、换挡叉(919)和中间齿轮(920);
储能齿轮(912)和释能齿轮(913)均套接在一号传动轴(911)的上,且储能齿轮(912)位于释能齿轮(913)的上侧,中间齿轮(920)为一个轴承上套接有两个齿轮构成,且两个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轴承的上、下两端;储能齿轮(912)与中间齿轮(920)的上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中间齿轮(920)上齿轮的另一侧位于换挡叉(919)的插头内,一号永磁铁(918)固定在换挡叉(919)插头底座的下端,一号电磁铁(917)位于一号永磁铁(918)的正下方,一号电磁铁(917)的正负电源接线端通过一号开关管组(916)与汽车电池的正负电极连接;
中间齿轮(920)的下齿轮与二号传动轴(914)通过齿轮咬合连接;储能齿轮(912)、释能齿轮(913)和中间齿轮(920)均位于一号箱体内;一号传动轴(911)的顶端穿过一号箱体与二号离合器(8)同轴连接;二号传动轴(914)下端穿过一号箱体与弹性储能箱的轴承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1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