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腐熟剂以及利用此种秸秆腐熟剂实现农作物秸秆连年连茬全量就地还田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4183.X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6916771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发明(设计)人: 李建斌;芮文东;李禄安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C05F11/08;C05F15/00;C12R1/885;C12R1/25
代理公司: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代理人: 任晨晨
地址: 24108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秸秆 腐熟 以及 利用 实现 农作物 连年 连茬全量 就地 还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腐熟剂以及利用此种秸秆腐熟剂实现农作物秸秆连年连茬全量就地还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农业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造成秸秆大量过剩,秸秆的露天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及严重的大气污染,但因无法完全利用,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大量的秸秆怎样才能,不再成为农户的负担和各级政府的头疼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秸秆中含有珍贵而平衡的细胞内含物,能提供土壤生化性物质,包括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它更提供土壤保水性、排水性及空隙度等物理性条件,这些营养及环境条件更形成利于土壤微生物繁衍滋生的“有机温床”,因而改善了土壤的生物性。如果任其烂在地里自然发展而不加合理调控的话,会产生很强的负面效应,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将造成対作物的“抢氮现象”而显现黃化缓长现象,更严重的是秸秆在非好氧菌优势的情况下,作物幼根将受到硫化氢、氨气或甲硫醇等有害物质的侵害而萎黃。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了两季作物之间,因秸秆全量就地还田而造成的茬口紧,下茬作物扦插播种困难,幼苗与秸秆腐熟抢氮发黄苗弱等问题,使得秸秆连年连茬,全量就地还田这个农艺上的历史性难题得到突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秸秆腐熟剂可将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快速持续的腐熟分解,使之脆化、粉化、小分子化,形成腐殖质。避免生肥熟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烂根、烧苗、抢氮等危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秸秆连年连茬全量就地还田的方法,采用喷耕一体农机具在翻耕之前将所述秸秆腐熟剂喷洒至田地里的秸秆表面,实现喷洒和耕耘一次性完成,此种方法可促进农作物显著增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腐熟剂,由里氏木霉菌、哈茨木霉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种,交叉拮抗培养得到;各菌种的重量百分比为:里氏木霉菌25~35%、哈茨木霉菌20~40%,植物乳杆菌25~50%。

所述秸秆腐熟剂的活菌数为5~8×1010个/ml,此菌数范围内的秸秆腐熟剂,经活化后,能使秸秆在7~10天初步腐熟,如果菌数较小则秸秆复苏的时间就会延长,这样会影响下一茬作物播种,而菌数过大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秸秆腐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里氏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和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培养;

(2)步骤(1)培养后的菌种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培养;

(3)步骤(2)培养后的菌种分别置于发酵罐中,量产培养至活菌数为5~15×1010个/ml;

(4)将步骤(3)量产培养后的菌种混合,交叉拮抗培养至活菌数为5~8×1010个/ml,制得秸秆腐熟剂。

所述秸秆包括禾本科、豆科、粮食类农作物秸秆。

所述步骤(2)中,液体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5g,K2HPO4 0.5g,CaCO3 5g,NaCl 1g,糖蜜(糖厂废液Molases)50g,蒸馏水定容至1L,pH为6.8~7.2,培养条件为33℃下,摇瓶速度150r/min,培养36~48h。

所述步骤(3)中,发酵罐中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30~60g/L,糖蜜50~100g/L,尿素5~10g/L,KH2PO4 5~10g/L,其余为蒸馏水,pH为6.5~7.5。菌种的接种量为培养基体积的1/1000;培养条件为:菌种接种量为重量百分比3~15%;35℃下培养180h,培养过程中每12h搅拌5min,搅拌速度为20~30r/min,每2h充空气20min,空气流量为每吨液体每分钟充气2立方米。

所述步骤(4)中,交叉拮抗培养所用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40g/L,糖蜜30~50g/L,尿素5~18g/L,P2O5 5~10g/L,KH2PO4 2~10g/L,氯化钠2~6g/L,碳酸钙3~5g/L,其余为蒸馏水,pH为6.5~7.5。菌种混合体与培养基的体积之比为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