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面使用的免安装防雷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4144.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生;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面 使用 安装 防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雷工具,具体涉及水平面使用的免安装防雷塔结构。
背景技术
当人们知道雷是一种电现象后,对雷电的崇拜和恐惧就逐渐消失,并开始以科学的眼光来从新观察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希望能利用或控制雷电活动以造福人类。200多年前富兰克林率先在技术上向雷电发起了挑战,他发明的避雷针可能要算是最早的防雷产品,其实,富兰克林在发明避雷针时是以为金属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作用可以综合雷云中的电荷,使雷云和大地间的电场降低到无法击穿空气的水平,从而避免了雷击的发生,所以当时的避雷针一定要求是尖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避雷针是无法避免雷击的发生的,它之所以能防止雷击是因为高高耸立的避雷针改变了大气电场,使得一定范围的雷云总是向避雷针放电,也就是说避雷针只是比它周围的其它物体更容易接闪雷电,避雷针被雷击中而其它物体受到保护,这就是避雷针的防雷原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避雷针的接闪作用几乎只与其高度有关,而与其外形无关,就是说避雷针不一定是尖的。现在防雷技术领域统称这一类防雷装置为接闪器。
我国针对建筑防雷也发布了GB50057,按照GB50057的要求,接闪杆应该垂直安装在建筑上,现在接闪杆安装时一般通过水平仪来确定是否垂直,操作复杂,安装效率低,同时,垂直向上的接闪杆受横风影响容易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接闪杆安装时一般通过水平仪来确定是否垂直,操作复杂,安装效率低同时容易折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找垂直的接闪器结构,解决接闪杆高安全性自动找垂直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水平面使用的免安装防雷塔结构,包括接闪杆,还包括垂直于接闪杆末端的圆柱型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还连接有与接闪杆正对的连接杆,所述接闪杆和连接杆均安装在旋转件侧面中心;还包括与旋转件匹配的弧形支撑板,所述旋转件截面内切于支撑板截面所在的圆,所述支撑板上还开有与连接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板还与空心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后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支架内部的底板上。通过上述结构,旋转件可以在通槽内自由旋转,由于旋转件通过连接杆连有配重,在重力的作用下配重竖直向下,则与连接杆正对的接闪杆竖直向上,同时,当遇到横风时,传统的接闪杆受剪力过大时会直接折断,而本方案的接闪杆,在受剪力时,可以在一个平面内旋转,同时,当剪力消失后可以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恢复,不易折断。
所述接闪杆上还设置有接线口。在接闪杆上直接设置接线口通过引下线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所述接闪杆采用提前预放电接闪器。提前预放电接闪器具有优先引雷入地;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数倍;纯物理结构型避雷针,内部无电子器件,无老化,免维护的优点。
所述旋转件采用绝缘材料制作。旋转件采用绝缘材料制作,避免接雷电通过接闪杆导入支架,然后导入建筑物墙体中产生安全隐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自动找垂直的接闪器结构,依靠重力作用在安装过程中自动找垂直,提高安装效率;
2、本发明水平面使用的免安装防雷塔结构,抗剪力性能优异,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板,2-支撑板,202-通孔,3-旋转件,301-连接杆,4-弹簧,5-接闪杆,6-接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寄托库存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建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