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管型导尿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3892.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慧斌;嵇朝晖;邹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管型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丝管型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插管时需要经过狭长的尿道和狭窄的前列腺,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为了使导尿管能顺利进入膀胱,申请号为201420099397.X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其将导尿管的前端设置成呈抛物线状逐渐缩径,端顶设一向前延伸的引导部,引导部包括设于轴心的骨芯,包覆在骨芯外周的塑料层,以及涂覆在塑料层外表面的润滑涂层。而申请号为200920239382.8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其在导尿管内设有导丝,使用时,先将导丝插入导尿管内,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再将导丝从导尿管中抽出即可。但单纯的导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理想。于是,现有技术对导丝管型导尿管作了各种改进,比如申请号为201520867941.5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导丝,其包括中空的硬导丝和穿行于硬导丝内的软导丝,软导丝适于穿入尿道,硬导丝适于直接穿入尿道或沿软导丝穿入尿道,且置于尿道内作为导尿管的支撑件和引导件。再如申请号为201510356338.5的发明创造公开的一种导尿管装置,其在导尿管内设有弹性金属导丝,弹性金属导丝的一端呈弯曲状,导尿管的一端被弹性金属导丝的一端撑成弯曲状结构。由于该方案中,弹性金属导丝的一端始终呈弯曲状结构,使得导尿管实际上很难在弯曲的尿道内行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丝管型导尿管,其可以使导尿管方便地插入尿道并顺利滑进膀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丝管型导尿管,包括管体、气囊、导丝,管体上开设有尿液通道、气体通道和导丝通道,所述管体的侧面开设缺口,缺口连通导丝通道与管体的外表面,在插管过程中导丝可从缺口拱出于管体的外表面。
在插管过程中,如果管体的前端受到的阻力不大,则管体与尿道是贴合的,导丝增大了管体的硬度使管体可以省力地在尿道口处行进。一旦管体的前端受到的阻力增大,则导丝会从缺口拱出于管体的外表面,从而达到2个效果:
一是通过挤压尿道壁的方式增大前方的入口。对于该效果,申请号为201510356338.5的发明创造虽然也能达到,因为其导尿管与弹性金属导丝是一体的,两者整体弯曲时会造成阻塞,使其不能继续行进。而本申请使导丝在缺口处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导丝可以从缺口处拱出,而管体依旧与尿道贴合,方便管体行进。
二是适当调整管体的前端部的位置。管体不能行进的一个原因是管体的前端抵住的不是尿道,而是尿道壁。通过导丝从缺口处的外拱可以调整管体的前端的位置。
作为改进,所述缺口开设于管体的前端部。
作为改进,所述缺口为沿着管体纵向设置的条状槽体。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的长度为1~2厘米。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内设置有硅胶片,硅胶片的一端与缺口的边缘连接。该方案可以防止从缺口处拱出的导丝会划伤尿道壁,也可以减少导尿管在正常使用时尿液沿着导丝通道外漏的概率。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上设置有折痕,折痕位于缺口处。折痕可以增大导丝外拱的力度,提高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利于医生较省力地进行导尿管的插管操作,并有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管体的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尿液通道;12、气体通道;13、导丝通道;14、缺口;15、硅胶片;2、气囊;3、导丝;31、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导丝管型导尿管,包括管体1、气囊2、导丝3,管体1上开设有尿液通道11、气体通道12和导丝通道13。管体1的侧面开设缺口14,缺口14连通导丝通道13与管体1的外表面,在插管过程中导丝3可从缺口14拱出于管体1的外表面。导丝3上设置有折痕31,折痕31位于缺口14处。
缺口14开设于管体1的前端部,缺口14为沿着管体1纵向设置的条状槽体,缺口14的长度为1~2厘米。缺口14内设置有硅胶片15,硅胶片15的一端与缺口14的边缘连接。
该导尿管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电切除后存在留置导尿指征患者,该型导尿管的临床运用可以避免该类患者不必要的膀胱穿刺引流,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与生活质量。
该型导尿管在临床运用时,可以结合床边膀胱前列腺B超的引导,以配合导尿管端部结构置管方向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