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3486.X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来;刘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谐振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可以作为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高频交流系统的供电部分,还可以作为线圈加热或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逆变电路,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
传统的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串联谐振腔LS和CS,并联谐振腔LP和CP,半桥或全桥逆变电路。工作时全桥逆变电路(MH1,MH2,ML1,ML2)生成矩形波,再经过串并联谐振腔,保留基波分量滤除高次谐波得到接近正弦的输出电压。
在传统的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中,由于采用的是全桥结构,开关管电压波形在大部分负载范围内不满足ZVS,因此有较大的开关损耗,所以限制了在高频电路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结构,旨在采用谐振软开关技术降低开关损耗。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结构,所述一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串联谐振腔LS和CS、并联谐振腔LP和CP、E类逆变电路,所述E类逆变电路一端与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E类逆变电路的另一端与CS的一端连接,所述CS的另一端与LS一端连接,所述LS的另一端与CP的一端连接,CP的一端与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CP的另一端接地,所述LP与CP并联,所述E类逆变电路包括输入的谐振电路LN和CN和开关管M0,所述LN一端与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LN的另一端与CN连接,所述CN的一端与CS连接,CN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M0与CN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两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所述每相电路均为基于E类逆变的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所述两相电路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第一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和第二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所述第一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倒相放大器和第一开关管M1,所述第二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包括第二倒相放大器和第二开关管M2,所述第一倒相放大器一端与第一开关管M1连接,所述第二倒相放大器一端与第二开关管M2连接,所述第一倒相放大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倒相放大器的另一端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之间相差180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相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采用移相来控制输出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运行采用恒定开关频率和恒定占空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E类逆变结构,能够满足软开关要求的ZVS和ZDS,可以大幅减少开关损耗,使系统能够高频化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E类逆变的新型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E类逆变的新型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的开关管电压电流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两相结构下的基于E类逆变的新型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