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双极膜表面粉末态光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2850.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宋秀丽;杨慧敏;代红艳;简选;梁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31/28;C25B1/04;C25B1/00;C25B11/06;C02F1/461;C02F1/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双极膜 表面 粉末 光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双极膜表面粉末态光催化剂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1)配制质量分数为2.0~5.0%的羧甲基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水溶液,以及2.0~5.0%的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后并不断搅拌形成胶状物,静置脱泡30~60分钟,流延于洁净的带边框玻璃板上,室温风干后得到厚度为30~60μm的阳离子交换膜;
(2)称取0.5~2.0g 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在超声波震荡下分散于100 mL水或无水乙醇中,继续震荡2.0小时分散均匀,倾倒于上述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表面,采用金属离子进行交联5~15分钟,30~60°C烘干后,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附着于阳离子交换膜表面;
(3)将步骤(2)中的阳离子交换膜上下面颠倒,使负载催化剂的表面紧贴于已润湿的玻璃板上,另一表面,即未负载催化剂的表面朝上;
(4)配制质量分数为2.0~5.0%的壳聚糖、聚酰亚胺或苯并咪唑的水溶液,以及2.0~5.0%的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后并不断搅拌形成胶状物,静置脱泡30~60分钟,流延于步骤(3)中的阳离子交换膜表面,室温风干后得到厚度为30~60μm的阴离子交换膜;
(5)称取0.5~2.0g 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在超声波震荡下分散于100 mL水或无水乙醇中,继续震荡2.0小时分散均匀,倾倒于上述制备的阴离子交换膜表面,采用醛类交联剂进行交联5~15分钟,30~60°C烘干后,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附着于阴离子交换膜表面;
所述的金属离子Fe3+、Sn2+和Ti4+中的一种;
所述醛类交联剂是戊二醛和丁二醛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P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是Ag2O、NiO、Cu2O、CoO和SnO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粉末为ZnO、TiO2、Fe2O3、CdS和SnO2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双极膜是由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复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8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包排污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伸缩式锅炉膨胀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