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设备、终端及安全提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361.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宇;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W4/00;G01S17/08;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终端 安全 提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终端及安全提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能够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多样化了。除了最基本的通信功能外,智能终端还能够向用户提供堪比专业媒体播放设备的视听服务,所以用户已经越来越习惯在自己比较空闲的时候,使用智能终端来听音乐、看视频等。便携式智能终端出现以后,用户使用终端的场合更加不受限制,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使用自己携带的终端来完成工作、实现娱乐。上下班的路途中会花费用户不少的时间,所以为了避免路途无聊,几乎所有的用户都会使用自己的手机听音乐、看电影等。
而在公共场合,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同时也为了避免外界嘈杂的声音影响到自己的听觉感受,用户通常会使用耳机作为音频输出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声音信号。相对于智能终端直接外放声音的情况,用户通过佩戴耳机接收声音信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终端的能耗,使终端拥有更长的待机时间。另一方面,因为耳机很好地帮助用户避免了外界噪声的影响,所以相对于终端外放声音的情况,用户容易获得更好的听觉享受。
但与此同时,因为耳机隔绝了外界的声音,所以用户在听音乐或看视频的时候,很难注意到外部环境。在一些情境中,这是极度危险的,例如,如果用户一边使用耳机听音乐一边横穿马路,则其很难听到汽车的喇叭发出的提示音。当危险出现的时候,用户也很难及时做出避让。忽略给其他社会公众带来的不便,这也给用户自身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所以现在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让用户在通过耳机接收声音信号的同时,能够避免因耳机隔绝外界声音所带来的种种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因为没有留心外界环境,因而失去及时躲避外界危险的机会,从而让外界危险对自身造成伤害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终端及安全提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提示方法,包括:
穿戴式设备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同预设方向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预设方向以用户为基准确定;
所述穿戴式设备确定检测到的所述距离在预设的提示范围内时,基于所述距离生成告警指示,所述告警指示用以供终端向所述用户发出安全提示;
所述穿戴式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告警指示。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式设备基于所述距离生成告警指示包括:
所述穿戴式设备将所述距离封装形成所述告警指示,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距离与其预先存储的预设规则确定告警类型,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不同距离与不同告警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或,
所述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与本地预先存储的预设规则确定告警类型,并将所述告警类型封装形成所述告警指示,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不同距离与不同告警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同预设方向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包括:
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激光传感器检测用户同身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和/或,
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用户同身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用户同身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包括:
所述穿戴式设备控制用于检测不同方向障碍物的超声波传感器轮流发射超声波进行距离检测。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提示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告警指示,所述告警指示由所述穿戴式设备基于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用户与预设方向的障碍物间的距离生成,所述预设方向以所述用户为基准确定;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告警指示向用户发出安全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告警指示向用户发出安全提示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耳机向所述用户播放与所述距离相匹配的安全提示音;
和/或,
所述终端通过自身不同强度的震动向所述用户发出与所述距离相匹配的安全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耳机向所述用户播放与所述距离相匹配的安全提示音包括:
所述终端控制所述耳机降低当前处于播放状态的音频音量,并在所述耳机声道中混入所述安全提示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牡丹花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电脑风扇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