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波束发现信号BDS的多小区mmWave大规模MIMO波束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2347.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凡;陈岩博;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束 发现 信号 bds 小区 mmwave 大规模 mimo 选择 方法 | ||
1.基于波束发现信号BDS的多小区mmWave大规模MIMO波束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波束选择周期k内,mmWave小区基站BS的各定向波束发送各自特定的波束发现信号BDS,即同一小区基站BS发送用不同BDS进行标识的各定向波束,不同小区之间所发送的BDS以各小区的ID进行加扰处理;
每个所述mmWave小区BS配置相同且固定的波束码本,各小区的波束空间均包含能完全覆盖小区的各个方向的所有M个定向波束,每个mmWave小区BS均能同时发送M个定向波束,即波束空间中的所有波束;
定义波束空间转换矩阵为U=[a(θ1),a(θ2),…,a(θM)]H,包含M个正交方向的阵列导引矢量能覆盖所有方向;其中,m=1,2,…,M,a(θm)为天线阵列导引矢量,是提前定义的空间方向;
步骤二:用户在波束选择周期k内进行波束选择时,根据所接收的BDS与本地的ZC序列集合中的ZC序列逐一进行相关运算,即计算出用户本地各个ZC序列与接收BDS相关运算对应的峰值;
具体处理过程为:在波束选择周期k中对于某个用户i而言,将其接收到的各小区BS中各波束所发送的BDS叠加的信号与用户i本地ZC序列集中的序列逐一进行相关运算,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为用户i本地的第j个ZC序列且j∈(1,2,…M),M为波束的个数,为相关运算峰值,L1表示接收信号的长度,L2表示用户i本地ZC序列长度;然后将所有相关运算峰值保存至数组具体地,
步骤三:对步骤二计算的峰值进行降序排列,构成集合P*,其中最大峰值P*(1)所对应的本地ZC序列根指数为用户最佳波束的BDS索引;用户对集合P*进行均值迭代阈值比较评估过程,获取其对应的干扰较强的波束子集PS;
具体处理过程为:
a.用户i对中各元素进行降序排列构成集合P*,具体地,P*=(P*(1),P*(2),…,P*(M)),P*(1)>P*(2)>…>P*(M),进而获取最大峰值P*(1)对应的用户i本地ZC序列根指数,即该用户最佳波束对应的BDS索引;
b.对集合P*进行均值迭代阈值比较评估过程,获取干扰较强的波束子集PS;具体地,利用下式对集合P*中的元素进行逐一迭代判决,当假设此时τ=λ成立时,其中τ为当前迭代次数或集合P*对应的索引,获得当前用户i对应的较强干扰波束子集为PS=(P*(1),P*(2),…,P*(λ));
其中,η为系统预设的阈值比较系数;
步骤四:用户对PS中各元素所对应的BDS进行解扰,获取各元素对应的小区ID;
步骤五:用户将PS各元素对应的ZC序列根指数即波束索引,及mmWave小区ID反馈至P*(1)对应的mmWave小区,各毫米波小区BS利用多点协作CoMP传输技术,将用户反馈的波束索引所对应的波束在发送前进行码分复用,进而完成波束的配置与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k个波束选择周期内,每个所述的mmWave小区内所有所述定向波束发送其特定的BDS,持续时间为T0,且该持续时间可确保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完成波束选择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处理过程为:用户i对集合PS中的元素各自对应的BDS进行解扰,获取各BDS索引对应的小区ID,其中P*(1)所对应的小区ID为用户i最佳波束所在的小区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3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