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914.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淼;陈菁仪;蒲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9/06;C08K9/04;C08K3/22;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11575 | 代理人: | 潘士霖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功能 纳米 颗粒 透明 散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液相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剂和液相介质;其中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包括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的金属氧化物内核和覆盖在金属氧化物内核外具有红外线阻隔功能的掺杂氧化物外壳;所述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液相介质中;
所述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液相透明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金属氧化物内核前驱体溶于溶剂A中形成盐溶液,然后加入碱液,调节pH值,充分混合后,加入表面改性剂A进行反应;
S2、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离心并得到沉淀,分离沉淀,得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然后将其分散于液相介质中,得到具有紫外屏蔽功能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液相分散体;
S3、将掺杂氧化物外壳前驱体加入到步骤S2得到的分散体中,搅拌均匀,调节pH值,然后加入还原剂在高压釜中进行水热或溶剂热反应;
S4、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表面改性剂B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然后分散于液相介质中,得到双功能纳米颗粒液相透明分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占分散体总量8-60wt%,表面改性剂占分散体总量0.1-30wt%,液相介质占分散体总量10-90wt%;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的一维尺寸为2-8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占分散体总量15-50wt%,表面改性剂占分散体总量1-20wt%,液相介质占分散体总量30-8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双功能纳米颗粒占分散体总量20-40wt%,表面改性剂占分散体总量1-10wt%,液相介质占分散体总量50-7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的金属氧化物内核选自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铝、掺杂氧化锌、掺杂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锌中的掺杂元素选自铝、钙、镓、镉、铈、铜、铁、镁、锡、锑、银、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锌中锌的摩尔比为1-50: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锌中锌的摩尔比为5-40: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锌中锌的摩尔比为10-30:1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氧化钛中的掺杂元素选自锌、锡、镧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钛中钛的摩尔比为1-5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钛中钛的摩尔比为5-40:1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元素与氧化钛中钛的摩尔比为10-3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奇合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9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