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071.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易润忠;刘传清;蔡阳波;徐钊;熊保松;傅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龙渊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国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安龙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燚霆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6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111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网关 接入 设备 及其 数据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法,属于物联网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转换模块以及接入模块;其中,所述转换模块将接收的原类型数据转换成预设类型数据,并输出预设类型数据;或所述转换模块将接收的预设类型数据反向转换成原类型数据,并输出原类型数据;所述接入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转换模块连接,并与物联网网关连接;所述接入模块对预设类型数据进行预设格式封装,形成预设格式数据,并发送至物联网网关;或所述接入模块从物联网网关接收预设格式数据,并对预设格式数据进行解码,形成预设类型数据,并将预设类型数据发送至所述转换模块,本方案获得了物联网网关接入兼容性高,开发周期短,维护简单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成熟和发展,设备联网已经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大都根据行业不同而专门定制,或者各设备厂家自定义协议。实现设备与物联网对接,关键问题在于设备与互联网网关间的通讯。设备与物联网网关之间通常使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而有线或无线连接又包括多种通讯接口和协议。由于设备的定制化程度比较高,目前现有技术都是根据私有协议去完成一系列工作,使用时需要在物联网网关中添加私有协议,才能实现设备接入,导致整体兼容性差。同时,由于需要根据不同设备制作接入物联网网关的硬件转换接口,导致开发周期过长。系统整体维护成本也因定制化程度较高而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物联网网关兼容性差,开发周期长,维护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转换模块以及接入模块;
其中,所述转换模块将接收的原类型数据转换成预设类型数据,并输出预设类型数据;或所述转换模块将接收的预设类型数据反向转换成原类型数据,并输出原类型数据;
所述接入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转换模块连接,并与物联网网关连接;
所述接入模块对预设类型数据进行预设格式封装,形成预设格式数据,并发送至物联网网关;或所述接入模块从物联网网关接收预设格式数据,并对预设格式数据进行解码,形成预设类型数据,并将预设类型数据发送至所述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收发单元、第二收发单元以及数据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中的接收端与终端连接,所述第一收发单元中的发送端与所述接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原类型数据,并向所述接入模块发送预设类型数据;
所述第二收发单元中的接收端与所述接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单元中的发送端与终端连接,第二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模块发送的预设类型数据,并向终端发送原类型数据;
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将原数据类型转换成预设类型数据;或所述数据转换单元将预设类型数据反向转换成原类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模块是STM32F103VCT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网关数据交互方法,所述物联网网关数据交互方法基于所述物联网网关接入设备,包括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S01:转换模块将原类型数据转换成预设类型数据,并将预设类型数据传递至接入模块;
S02:接入模块对预设类型数据进行预设格式封装,形成预设格式数据,并将预设格式数据传递至物联网网关。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网关数据交互方法还包括接收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S21:接入模块对预设格式数据解码,获取预设类型数据,并将预设类型数据传递至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龙渊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国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安龙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燚霆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龙渊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国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安龙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燚霆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服务关联方法
- 下一篇:背景音乐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