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补氧功能的高效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1067.2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戚正胜;吴伟良;任有忠;佟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58;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补氧 功能 高效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补氧功能的高效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家用燃气灶具所用的燃烧器种类多样,按空气补充方式较常见一般大致可分为:引射式燃烧器、鼓风式燃烧器。引射式燃烧器是空气被燃气射流吸入混合后至火孔燃烧。鼓风式燃烧器是用鼓风设备将空气直接送入燃烧系统。
一般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大多为引射式燃烧器,其喷嘴处吸入的一次空气及火孔中燃气燃烧的过程中所需的二次空气补充都是采用自然补充,没有外围设备提供空气,由于燃烧器整体结构设计、外观要求等原因造成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补充较为困难,往往使灶具燃烧工况不理想,出现燃气燃烧不完全、烟气排放超标、黄端焰等异常燃烧工况现象,并且热效率普遍都不高。
引射式燃烧器通常是利用燃气的动能引射空气,故属于引射式燃烧器。其工作原理为燃气在一定燃气压力下,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在引射管的作用下燃气靠本身的能量引射吸入部分一次空气,在引射器内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经燃烧器头部火孔流出,进行燃烧,形成本生火焰。
鼓风式家用灶具燃烧器从空气补充方式可分为:通过风机补充一次空气的家用燃烧器;鼓风式补充二次空气的家用燃烧器;同时补充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家用燃烧器。补充一次空气的燃烧器与鼓风式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均可达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但补充二次空气燃烧器性能稳定性远优于鼓风式补充一次空气的燃烧器,其适用更强。通过合理的设计,鼓风式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当鼓风设备停止工作时,燃烧器也可正常燃烧。而鼓风式补充一次空气的燃烧器鼓风设备停止工作,喷嘴将无法引射足量一次空气,燃烧器不能正常燃烧,使灶具无法工作。
现有的燃烧器高度较高显得较为笨重,结构上无法实施燃烧器下沉聚热技术,为满足烟气排放指标对应的锅架高度较高,用户实际使用时个子偏矮的用户使用起来会存在炒菜吊手等影响客户的体验度,锅架高度增加,热量易随烟气损失,无法集中于锅底,热效率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加客户体验度的带补氧功能的高效燃烧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底座、内环火盖,所述的内环火盖位于底座的正中心位置处,该内环火盖上设有内环外圈出火孔和内环里圈补氧孔;所述的内环里圈补氧孔通过底座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气口与补氧通道管相连通,该补氧通道管与小型风机相连或自然吸气式补氧。
作为优选,还包括混气室、外环火盖,所述的外环火盖位于混气室上,混气室位于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外环引射管、内环外圈引射管和内环里圈引射管,该两个外环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两个外环出气口相连通,内环外圈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气口相连通,内环里圈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两个外环出气口与外环火盖相连通,内环外圈出气口与内环火盖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火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氧通道管为燃烧器内通道,该燃烧器内通道位于底座的正中心且呈垂直状,空气的通入口位于底座的底面处,燃烧器内通道由通入口通入二次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氧通道管为内环里圈引射管,所述的内环里圈引射管通过通风管与小型风机相连并提供二次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分气室,该分气室上装有两个外环喷嘴、内环外圈喷嘴,该两个外环喷嘴分别与两个外环引射管连接固定,内环外圈喷嘴与内环外圈引射管连接固定;与内环里圈引射管连接固定有内环里圈喷嘴,且该内环里圈喷嘴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环火盖的内环里圈补氧孔所在的平面高于内环火盖外圈上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环外圈出火孔和内环里圈补氧孔交叉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气室的内圈为敞开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内环火盖里面比常规燃烧器增加一圈二次空气均匀补氧孔,可有效为内换火补充足够的氧气,使内环火接近完全燃烧,降低CO排放;2、通过补氧孔的设立,可加大内环负荷,降低锅架高度,对燃烧器的热效率有显著提升;3、整体燃烧器高度超薄,比常规燃烧器低30mm左右,炒菜不吊手,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鼓风补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然吸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