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内环高效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0747.2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戚正胜;吴伟良;任有忠;佟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3D14/58;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环 高效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内环高效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三环火燃烧器,但从结构上看,多分为外环火、中环火和内环火,其中除内环火以外另外两环又可为双通道独立控制和单通道控制,后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三环火燃烧器,市面上真正三环火燃烧器每环仅有一根引射管引射,为保证烟气排放,外环火和内环火之间留有较大的二次空气补氧通道,整个燃烧器外径较大、高度较高显得较为笨重,结构上无法实施燃烧器下沉聚热技术,对应的锅架高度较高,用户实际使用时个子偏矮的用户使用起来会存在炒菜吊手等影响客户的体验度,且外、中环直径加大后,热量易损失,无法集中于锅底,热效率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加客户体验度的双内环高效燃烧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底座、内环火盖,所述的内环火盖位于底座的正中心位置处,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内环外圈引射管和内环里圈引射管,内环外圈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气口相连通,内环里圈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气口相连通;内环外圈出气口与内环火盖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火孔相连通,内环里圈出气口与内环火盖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火孔相连通;所述的内环里圈出火孔所在平面的直径小于内环外圈出火孔所在平面的直径。
作为优选,还包括混气室、外环火盖,所述的外环火盖位于混气室上,混气室位于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气室的内圈为敞开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分气室,该分气室上装有两个外环喷嘴、内环外圈喷嘴,该两个外环喷嘴分别与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外环引射管连接固定,内环外圈喷嘴与内环外圈引射管连接固定;与内环里圈引射管连接固定有内环里圈喷嘴,且该内环里圈喷嘴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外环引射管与底座上所设有的两个外环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两个外环出气口与外环火盖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环外圈出火孔和内环里圈出火孔交叉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内环火盖比常规燃烧器增加一圈独立控制火孔,在总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内环火盖热负荷,使热量更集中于锅底,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2、因内环里圈火整体外径较小,可做更小负荷的保温火,增加火力调节范围,大火时锅底受热更均匀,不会出现锅底中心温度低的情况;3、整体燃烧器高度超薄,比常规燃烧器低30mm左右,炒菜不吊手,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底座;2、混气室;3、外环火盖;4、内环火盖;5、分气室;6、外环喷嘴;7、内环外圈喷嘴;8、内环里圈喷嘴;11、外环引射管;12、内环外圈引射管;13、内环里圈引射管;14、外环出气口;15、内环外圈出气口;16、内环里圈出气口;41、内环外圈出火孔;42、内环里圈出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4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混气室2、外环火盖3、内环火盖4,所述的外环火盖3位于混气室2上,混气室2位于底座1上,内环火盖4位于底座1的正中心位置处;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两个外环引射管11、内环外圈引射管12和内环里圈引射管13,该两个外环引射管11与底座1上所设有的两个外环出气口14相连通,内环外圈引射管12与底座1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气口15相连通,内环里圈引射管13与底座1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气口16相连通;所述的两个外环出气口14与外环火盖3相连通,内环外圈出气口15与内环火盖4上所设有的内环外圈出火孔41相连通,内环里圈出气口16与内环火盖4上所设有的内环里圈出火孔42相连通。两个外环引射管11将燃气和一次空气进入混合后各一部分经底座1上外环出气口14流出,另一部分经底座1头部圆形流道碰撞汇合增加空-燃气的混合程度,后经过底座外环出气口14流出进入外环火盖3。
如上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有混气室2,燃气经过底座1的外环引射管11引射空气,进入混气室2混合;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有内环火盖4,燃气经过底座1上内环外圈引射管12和内环里圈引射管13引射空气进入内环火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电能计量电路
- 下一篇:一种数控频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