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642.7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夏世斌;蔡嘉希;闫梦洋;黄维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欣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浸渍蒸干法制备类芬顿催化剂:将铁离子载体和供铁物质加入水中,采用酸性或碱性pH调节剂调节所得溶液的pH值至3-9,得混合溶液I;然后将混合溶液I在水浴条件下加热并蒸干,将所得固体产物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即得类芬顿催化剂;
2),向待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中投加类芬顿催化剂和H2O2形成混合物A,然后采用酸性或碱性pH调节剂调节混合物A的pH至5-7,得反应体系B;
3)将所得反应体系B置于恒温振荡箱中进行振荡反应;
4)将步骤3)所得反应产物进行静置、过滤去除滤液,即得修复后的土壤;
所述铁离子载体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70~80℃的温度条件下置于0.4~0.5mol/L的NaOH溶液中浸渍2~3h,然后过滤、清洗后在40~45℃的条件下烘干2~3h,再在70~80℃的温度条件下置于1~1.2mol/L的MgCl2溶液中浸渍2~3h,经过滤、洗涤,最后在40~45℃的条件下烘干2~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铁物质引入的铁元素与铁离子载体的质量比为1:(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离子载体为沸石、活性炭、海泡石、水滑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其粒径为40~65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铁物质为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为4000-20000mg/kg,SOM的质量含量为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芬顿催化剂与待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为1:(1.75~5);H2O2与待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为1:(2.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水浴条件为60-90℃;烘干条件为在100-150℃下保温4-1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反应条件为:在温度为10-30℃和转速为50-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反应10-3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6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