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麻棉色织布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0592.2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忠;龚秋萍;龚冬兰;韩根林;龚根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姜堰新型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B9/02;B23B3/30;B23B17/00;B23B33/00;B23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色织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麻棉色织布料。
背景技术
纯棉纤维具有保暖、吸汗柔软等特点,亚麻纤维具有滑爽、挺括等特点,麻棉交织的服装布料兼具保暖、吸汗、柔软以及防皱和光泽度好的优点。但是现有的市场上的麻棉色织布料,除了具有布料本身所有的优点外,功能方面还比较欠缺,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布料更高的需求。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麻棉色织布料,以满足人们对服装布料更高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麻棉色织布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交织构成,所述的第一经线材料为纯棉精梳纱,所述的第一纬线材料为麻棉混纺纱,所述基布层的内侧设有内层,所述内层采用摇粒绒,所述基布层和内层之间设有发热记忆层,所述发热记忆层采用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内层的表面设有多个与人体接触的硅胶凸点,所述硅胶凸点呈矩阵式排列,所述基布层外侧设置有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所述自发光层上还分布有玻璃微珠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经线采用记忆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纬线采用发热纤维构成。
所述硅胶凸点具有外凸的弧面端头。
所述基布层和发热记忆层之间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的表面均涂覆有反光涂料。
所述反射层分别与基布层和发热记忆层粘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麻棉色织布料,内层采用摇粒绒,使得本发明布料保温效果好,为了让穿着的时候布料产生的湿热气体被吸收,采用吸热记忆层,将湿热的气体吸收,并且能够记忆其结构,对基布层有较好的防护。
2、本发明的麻棉色织布料,在内层的表面设有多个与人体接触的硅胶凸点,一方面硅胶凸点与人体皮肤不易发生相对运动,可以克服传统布料在高强度运动中产生的高强度摩擦,有利于保护人体皮肤;另一方面硅胶凸起可将布料撑起,便于空气流通,透气性强。
3、本发明的麻棉色织布料,在基布层外侧设置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在夜间能带有一定的亮度,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自发光层上还分布有玻璃微珠层,可以将发出的亮光进行折射,扩大光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基布层,2、内层,3、发热记忆层,4、硅胶凸点,5、自发光层,6、玻璃微珠层,7、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麻棉色织布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交织构成,所述的第一经线材料为纯棉精梳纱,所述的第一纬线材料为麻棉混纺纱,所述基布层1的内侧设有内层2,所述内层2采用摇粒绒,所述基布层1和内层2之间设有发热记忆层3,所述发热记忆层3采用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采用记忆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纬线采用发热纤维构成,所述内层2的表面设有多个与人体接触的硅胶凸点4,所述硅胶凸点4具有外凸的弧面端头,所述硅胶凸点4呈矩阵式排列,所述基布层1外侧设置有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5,所述自发光层5上还分布有玻璃微珠层6。
优选的,作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基布层1和发热记忆层3之间设有反射层7,所述反射层7采用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的表面均涂覆有反光涂料。
优选的,作为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反射层7分别与基布层1和发热记忆层3粘接。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姜堰新型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姜堰新型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板带造粒的刀具
- 下一篇:一种车床加工刀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