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0490.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龚钥心;摆银宝;南朔;唐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Q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无线智能 灯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智能汽车灯光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型车灯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当今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我国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已成为事实。与之相伴随,由于汽车交通所引发的事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汽车前大灯远近灯光的控制不当也会带来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目前在汽车的前大灯远近灯光的控制问题上,汽车生产厂家大多采用手动转换装置控制即人工手动操作设计。为解决汽车前大灯远近灯光的自动控制问题,前人也有所研究,并也研发出了相应的电子产品。但大多数是应用光敏传感器进行测距,其缺陷在于,夜间行驶时受光线的影响会导致测量不准确;其次,该方案只考虑了相向会车情况而没有考虑行人、非机动车以及摩托车等比较常见的三大交通参与者,如公开号为CN105730321A、名称为“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发明采用将远光控制器独立于车载的中控系统之外,并将转向柱大灯手动切换开关信号到远光控制器中作为安全辅助信号,目标是实现“适用于将各种车辆的前车灯改造为低成本、实用强的远光灯智能控制装置”。但在实际中,大部分夜间交通事故是因为这三种类型的交通参与者所导致的,因此如何将行人、非机动车以及摩托车等交通参与者考虑在内,使系统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汽车前大灯远近灯光的自动控制领域,实现对交通障碍物的智能检测,通过感知驾驶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车灯的开关,以及通过手机终端控制车载照明便于车主快速发现汽车位置等辅助功能是很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手动切换汽车远光灯的不足提出一种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汽车前大灯远近灯光的自动切换技术,以及根据外部环境的光线,判断光线强弱的智能型汽车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无线WIFI模块、移动客户端以及车灯,所述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包含光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光传感器可以感知驾驶外部环境的光线亮度,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开关控制电路模块中的继电器根据光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的输出在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车灯的远近灯切换和关闭,单片机控制模块与无线WIFI模块连接,移动客户端通过无线WIFI模块与单片机控制模块通信。
进一步,上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中,光传感器控制一个单路继电器的输出状态,再由红外距离传感器和该单路继电器共同控制一个双路继电器,汽车的远近光灯分别与双路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端口相接。
进一步,上述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可调节。
作为优选,上述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为30cm,检测角度为35度。
上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的工作过程为:在光线强度较强时,汽车车灯全部关闭,达到节能的效果;在光线较弱时汽车远光灯打开,在检测到车辆前方一定距离范围内有障碍物时远光灯自动切换为近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手机终端控制车载照明,可以远距离控制车辆照明系统的开关,在车辆较多,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远程控制车载照明,便于车主快速发现汽车位置,方便又节能。
2.本发明通过与红外距离传感器相结合,实现对障碍物的智能检测,在会车时,汽车自动切换为近光,一旦错车完成,将会立即恢复原有灯光角度位置和亮度。避免因光线照射不当,造成事故。
3.本发明通过利用光传感器感知驾驶外部环境的光线,判断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车灯的开关,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车载灯光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客户端通过无线WIFI模块控制单片机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前端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图。
图4为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的实施例图。
图5为灯光控制电路流程图。
图6为单片机控制模块的实施例图。
图7为移动客户端APP控制原理图。
图8为系统的实际产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