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69567.2 | 申请日: | 2017-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民;姜明敏;宫海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子苷元 制备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研究证明: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能够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上皮的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萎缩,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本发明的牛蒡子苷元能够增加腺体厚度,增加腺体数目,降低炎症指数,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牛蒡子苷元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蒡子苷元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疑难病,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每年的癌变率为0.5%~1%),病理检查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成分减少或消失,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胀痛、暖气、嘈杂、食欲不振、消瘦等,属于中医学痞满、嘈杂、胃痛等病证范畴。长期以来均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且它还与其活动性改变及反复难愈有关,此外与环境因素、宿主对感染反应性、胆汁反流、自身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有关。
当前,西医主要采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粘膜、增强胃动力等治疗处理,然而,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并不理想,还未发现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而中医药、藏医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粘膜病变,通过增强胃粘膜保护功能而发挥作用,甚至可以阻止CAG癌变的发生,不良反应相对很少,具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及全身调整等综合作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从中药、民族药物中开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显得尤为必要。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牛蒡子属于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它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泻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牛蒡主要含有木质素类化合物,以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为主。根据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比牛蒡子苷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牛蒡子苷在体内被分解为牛蒡子苷元而产生众多药理作用。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牛蒡子苷元具有如下药理活性:1)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2)抗病毒作用,包括HIV-1与流感病毒;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4)肾病及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作用;5)热休克反应抑制作用;6)神经保护作用;7)扩张血管作用;8)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9)抗老年痴呆的作用;10)抑制K+挛缩的作用等。
目前,还未见将牛蒡子苷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牛蒡子苷元的药理活性的研究,近期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药理学实验研究意外地发现,牛蒡子苷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活性。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牛蒡子苷元的新用途,即牛蒡子苷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的医药用途中,牛蒡子苷元可以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剂型口服给药或注射给药,其适用对象可以为人或其他恒温动物。当适用对象为人时,牛蒡子苷元的用量优选为0.001mg/kg·d~50mg/kg·d,进一步优选为0.01mg/kg·d~10mg/kg·d。对于本发明预防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诊断结果而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例如,将对大鼠预防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人身上,所用药物对人的有效剂量可以通过该药物对大鼠的有效剂量进行换算,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