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575.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雁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1200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车辆 接触 供电系统 | ||
1.一种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分包括铺设于地面的磁芯轨道(1)及缠绕在磁芯轨道一处的发射线圈(2),发射线圈(2)通过功率振荡单元(6)与电源模块(5)连接,所述功率振荡单元(6)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供给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通过磁芯轨道传输磁能;所述接收部分包括安装于车辆上的移动磁芯(3)及缠绕在移动磁芯上的接收线圈(4),接收线圈(4)通过整流滤波单元(9)与车辆用电单元(10)连接,移动磁芯靠近磁芯轨道接收到磁能,通过接收线圈转换为电能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分还包括参数采集分析单元(7),用于采集母线电压和工作电流,分析磁芯轨道上是否有车辆经过以及有多少辆车经过,以便调整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轨道(1)为平行的双轨道,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磁芯(3)包括多个,设于一个或多个车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分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光耦隔离驱动单元(8)、功率振荡单元(6)、参数采集分析单元(7)和发射线圈(2),功率振荡单元(6)包括四个呈H桥电路布置的功率元件(Q1、Q2、Q3、Q4),H桥上部两功率元件(Q1、Q2)的源极接电源母线,H桥下部两功率元件(Q3、Q4)的漏极接地,两桥接点之间接有发射线圈(L2);光耦隔离驱动单元(8)包括四个对应功率元件设置的光耦隔离驱动器(U1、U2、U3、U4),光耦隔离驱动器信号输入端与微控制单元(U5)输出端子连接,其电源端接18V直流电源,其输出端与功率元件的栅极连接,与H桥上部两功率元件对应的两个光耦隔离驱动器(U1、U2)的地端连接到功率元件的桥接点,另两个光耦隔离驱动器(U3、U4)的地端接地;参数采集分析单元(7)包括三组串联电阻,第一组串联电阻一端接电源母线,另一端接地,中间引出点接微控制单元输入端子,用于采集母线电压;另外两组串联电阻一端接18V直流电源,另一端接地,第一引出点接微控制单元输入端子,第二引出点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接到H桥电路的两桥接点,用于分别采集全桥电路两侧功率元件的输出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母线进线端设有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去除输入电流中的谐波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车辆无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L5)、整流二极管(D7)和两组第二滤波电路,整流二极管与在前的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点处设有一与第二滤波电路并联的续流二极管(D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雁,未经张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5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