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6551.6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造;黄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威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75/02;C08K13/06;C08K9/06;C08K7/14;C08K3/34;C08K3/22;C08K5/1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地址: | 32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塑料 编织袋 用材 | ||
1.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丙烯酸共聚物:100份;聚天冬氨酸酯聚脲:5-20份;抗氧剂:0.8-1.2份;紫外光吸收剂:2-4份;纳米二氧化钛:1.5-3.5份;滑石粉:6-12份;玻璃纤维:2-15份;所述滑石粉和玻璃纤维在使用之前经硅烷偶联剂活化处理;所述硅烷偶联剂分子上带有双键或环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丙烯酸共聚物100份;聚天冬氨酸酯聚脲:8-15份;抗氧剂:0.8-1.2份;紫外光吸收剂:2-4份;纳米二氧化钛:1.5-3.5份;滑石粉:6-12份;玻璃纤维:2-8份;所述滑石粉和玻璃纤维在使用之前经硅烷偶联剂活化处理;所述硅烷偶联剂分子上带有双键或环氧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丙烯酸共聚物100份;聚天冬氨酸酯聚脲:12份;抗氧剂:0.8份;紫外光吸收剂:3.5份;纳米二氧化钛:2.0份;滑石粉:10份;玻璃纤维:8份;所述滑石粉和玻璃纤维在使用之前经硅烷偶联剂活化处理;所述硅烷偶联剂分子上带有双键或环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丙烯酸链段占比为12-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玻璃纤维采用的硅烷偶联剂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所述滑石粉采用的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正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正丁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0-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2500-30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增韧塑料编织袋用材料,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玻璃纤维的表面活化:将玻璃纤维剪成2-4mm长度,450-550℃灼烧;将玻璃纤维加入预先搅拌均匀的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2%-1.5%;加热搅拌,反应2-3h后自然冷却,用乙醇过滤清洗,烘干备用;S2:滑石粉的表面活化:将硅烷偶联剂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2%-1.5%的乙醇溶液,滴加至滑石粉中,滴加完成后,在40-5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6-8h后转入10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2h,干燥后取出,研磨备用;S3:将配方量的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天冬氨酸酯聚脲、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纳米二氧化钛、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滑石粉和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后,180-200℃条件下挤出成膜;S4:拉伸取向,并将薄膜裁剪成一定宽度的胚丝,拉成扁丝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威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威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5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饮垃圾的分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