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及非接触电力发送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643.2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雅一;金川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70 | 分类号: | H02J50/70;H02J50/1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力 传输 装置 发送 接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及非接触电力发送接收装置,其具有充分降低噪声且容易放入取出设备的屏蔽装置构造,所述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装置传输电力,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包括:屏蔽箱,在一端部上具有开口部,并能够从所述开口部插入取出所述受电装置,其内侧周长大于所述受电装置的外侧周长;送电电路,用于电力传输,并与屏蔽箱对应配置;送电线圈,从屏蔽箱内的所述开口部来看配置在里侧,用于将来自送电电路的交流电力传输给受电装置;以及缺口,以能够把持插入到屏蔽箱中的受电装置的后端部的两侧的方式,从屏蔽箱侧面的所述开口部朝向里侧而形成,当从所述屏蔽箱的所述开口部插入所述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受电装置传输电力时,所述受电装置的后端部与所述开口部相比位于内侧,所述后端部的一部分从所述缺口进行露出。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16年04月28日、申请号为JP2016-090110的日本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优先权的内容视为全部记载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装置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装置及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力的传输和接受的非接触电力发送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装置已经普及起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是使用电磁感应、磁场共振(谐振)等的电磁耦合,以非接触方式向便携终端、平板终端等受电装置传输电力的装置。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用于输送电力的送电电路及送电线圈,在受电装置中具有用于接受电力的受电线圈和将已接受的电力用于本机的驱动的受电电路、用于向本机所装载的二次电池(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等。
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被要求在向受电装置高效地传输电力的同时,将放射噪声较低地抑制。因此,在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送电电路中,常常使用通过零电压开关(ZVS)等使开关损耗变小的E类放大器等的利用了共振的放大器。 ZVS就是在零电压状态下进行MOS-FET等的开关元件的开关的装置,也被称为软开关,具有能够降低开关损耗并能够实现高效的送电电路的效果。
在软开关中,与作为通常的开关方式的硬开关相比,具有电压、电流的上升变得平缓,很少产生噪声等这样的优点,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避免因 MOS-FET等开关元件的开关而导致的噪声产生,而在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成为较大的噪声源。
另一方面,在受电装置中,由于要将通过受电线圈接受到的交流电力转换成直流,所以通常全波整流电路等整流电路被连接在受电线圈的后段。在全波整流电路中,使用四个整流二极管并经常使用桥式连接的整流电路,但是随着二极管的整流产生较大噪声。此外,虽然与使用普通的二极管相比,公知有当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时使产生的噪声变小,但是即便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其成为噪声源的情况也没有改变。
送电电路连接有用于放射电力的送电线圈,受电电路连接有用于接受电力的受电线圈,各个线圈具有象天线那样的功能。因此,当在送电电路及受电电路中具有噪声源时,则存在有送电线圈、受电线圈成为天线并会放射出噪声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实现低噪声,而采用与屏蔽装置有关的现有技术。
不过,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只是在送电线圈及受电线圈部中设置了屏蔽箱,所以存在有针对从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传输线路进行漏泄的电磁场的屏蔽效果较低,并不能充分地降低放射噪声这样的问题。此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不仅设置有送电部及受电部的屏蔽装置,还设置有覆盖送电部及受电部的屏蔽装置的外侧的大型的屏蔽装置等,所以存在有屏蔽装置构造复杂且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及非接触电力发送接收装置,其具有能够充分降低噪声且容易放入取出设备的屏蔽装置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及非接触电力发送接收装置
- 下一篇: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