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5413.6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晶颖;胡君杰;周峰;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J1/1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直流 汇流 装置 | ||
1.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风机机组、传输线路、DC-DC变换装置,所述DC-DC变换装置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变压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一个风机机组对应一个全桥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风机机组发电整流之后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连接变压器的副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全桥逆变电路结构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
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四个结构一致的子模块,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S5、第六功率开关管S6、第二电容C2,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七功率开关管S7、第八功率开关管S8、第三电容C3,第三子模块包括第九功率开关管S9、第十功率开关管S10、第四电容C4,第四子模块包括第十一功率开关管S11、第十二功率开关管S12、第五电容C5;
第一电容C1两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变压器U原边的耦合端连接,变压器U原边的非耦合端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发射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集电极间的电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发射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负极;
变压器U副边耦合端与第八功率开关管S8的发射极连接,第八功率开关管S8的集电极与第七功率开关管S7的发射极连接,第七功率开关管S7的集电极和第八功率开关管S8发射极之间并联一个第三电容C3;
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连接第八功率开关管S8的集电极,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发射极连接,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之间并联第二电容C2;
变压器U副边耦合端连接第十功率开关管S10的集电极,第十功率开关管S10的集电极与第九功率开关管S9发射极连接,第九功率开关管S9集电极和第十功率开关管S10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四电容C4;
第十功率开关管S10发射极连接第十二功率开关管S12的集电极,第十二功率开关管S12的集电极与第十一功率开关管S11发射极连接,第十一功率开关管S11的集电极与第十二功率开关管S12发射极之间并联第五电容C5;
变压器U副边非耦合端接第六电容C6负极及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且变压器U副边非耦合端接地,第六电容C6的正极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容C7的负极与第十二功率开关管S12的发射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组为本地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为高频变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DC-DC变换装置中采用方波电压调制三电平电压SPWM波形电压技术。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场直流汇流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出功率和移相角的关系特性,即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的相位差,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4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