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CS用于制备巨噬细胞M2极化诱导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384.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凯;牛丽娜;宋群;陈吉华;郑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02;A61L27/50 |
代理公司: | 61216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cs 用于 制备 巨噬细胞 m2 极化 诱导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SCS用于制备巨噬细胞M2极化诱导剂的应用。发明人研究显示SCS在体内及体外环境中均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从而能够有效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向着促进组织修复及愈合的良性方向发展,最终促进材料与机体的有机整合及骨缺损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用于制备巨噬细胞M2极化诱导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SCS),以胶原纤维内部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有序沉积为特征,是一种具有良好理化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生物材料。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SCS在体外、体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SCS在植入体内早期,可作用于宿主单核细胞使其表型转化为TRAP阳性分泌型细胞,并促进其分泌VEGF、TGF-β、SDF-1及PDGF-bb等活性因子,促进骨缺损区域早期血管化,从而为内源性骨再生提供营养及氧气等环境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浸提液用于制备巨噬细胞M2极化诱导剂的应用和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用于制备巨噬细胞M2极化诱导剂的应用。
发明人前期研究已证实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具备低免疫原性,高效促成骨、成血管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发明人进一步研究显示仿生纤维内硅化胶原支架在体内及体外环境中均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从而能够有效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向着促进组织修复及愈合的良性方向发展,最终促进材料与机体的有机整合及骨缺损的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流式细胞计数检测SCS浸提液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2为流式细胞计数检测SCS浸提液对巨噬细胞胞内诱导性一氧化碳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3为实时定量PCR检测SCS浸提液对巨噬细胞胞内炎症因子、抗炎因子及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4中A图为MTT实验检测SCS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B图为流式细胞计数检测SCS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凋亡活动的影响;
图5为实时定量PCR检测经SCS刺激的巨噬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6为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经SCS刺激的巨噬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动的影响(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7为茜素红染色检测经SCS刺激的巨噬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动的影响(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8为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CS体内植入区M2型巨噬细胞标识分子CD163蛋白的表达,以及M1型巨噬细胞标识分子CD68及CCR7蛋白的表达(*代表对照组与预实验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图9为大鼠股骨部分缺损模型应用SCS修复后1个月时的Micro-CT检测结果(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10为大鼠股骨部分缺损修复后1个月时的硬组织切片Van Geison染色结果(数据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字母表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磁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