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补水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363.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水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花盆,包括带有种植槽的盆体,所述盆体为中空结构形成储水腔,所述种植槽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储水腔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种植槽槽底设置。该自动补水花盆的自动补水时间更长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盆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补水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花盆作为种花用的一种器皿,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需要旅行或者经常出差的朋友们常常担心家里的花草没有得到及时的浇水,如图4所示,现有的一种花盆包括盆体1和盘体22,在盆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盘体22内存储水分,将盆体1放置到盘体22内后,盘体22中的水分就可以通过通孔4为盆体1中的植物提供水分,可以短时间的解决3-5天的用水量,但是超过一月不浇水会使得不耐焊的花草枯萎或凋谢,故现在市场上急需要一种自动补水时间更长久的花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水花盆,该自动补水花盆的自动补水时间更长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水花盆,包括带有种植槽的盆体,所述盆体为中空结构形成储水腔,所述种植槽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储水腔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种植槽槽底设置,所述盆体上设置有注水口和用于密封注水口的堵头,所述盆体上滑动地插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延伸至盆体外,所述盆体上设有供密封板插入的插孔,所述密封板与插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板上下滑动地插设在盆体上,所述堵头设置在储水腔内,盆体内的密封板与堵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移连接在密封板上,连接板的滑移方向与密封板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供连接板滑移促使密封板预先密封通孔的延时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腔内储满水,水会通过通孔进入到种植槽内为种植在种植槽内的植物提供水源,当种植槽内的水面高度高于通孔的时候,种植槽内的水会对通孔形成水封,此时储水腔内的压强与大气压达到平衡,水不再从储水腔内流出,当种植槽内的水被逐渐吸收变少水面低于通孔的时候,外部的空气就会进入到储水腔内,储水腔内的水同时补充到种植槽内,种植槽内的水面逐渐上升直至通孔再次被水封住,如此循环地为植物补水,且这样的花盆结构补水时间更为长久;当需要对储水腔内进行加水的时候,可以先移动密封板,通过密封板来密封通孔,再打开堵头往注水口内进行注水,由于通孔被封闭后在往注水口内注水的时候,水就不会从通孔内流入到种植槽内,这样的花盆结构在往储水腔内加水的时候就不需要将植物从花盆内取出再往通孔内加水了,使整个加水过程更为方便;在加水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用密封板密封通孔的话就会造成储水腔的水面会与种植槽内的水面齐平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在加完水后如果忘记打开密封板的话后期就不能实现补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头与密封板通过连接板实现联动,通过移动密封板来带动堵头移动从而就不易出现忘记关闭或打开密封板的现象;由于堵头与密封板通过连接板会产生联动,当要往储水腔内加水移动密封板来密封通孔的时候堵头会先从注水口上移走,注水口打开,水会通过通孔漏流到种植槽内,造成种植槽内的水预留过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滑槽的设置使密封板在下移的过程中预先去密封住通孔然后再去带动堵头下移打开注水口,这样的结构使储水腔内的水不易漏流到种植槽内,不易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推动堵头往注水口一侧运动的第一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堵头起到进一步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堵头可以迅速复位密封注水口,储水腔内的水不易发生漏流的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盆体外的密封板侧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盆体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一方面对密封板起到进一步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按压后的密封板实现自动复位的效果,使储水腔内注满水后不易出现忘记打开密封板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蔬菜培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