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余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863.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仙运昌;张凯;符建丽;赵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7/22;F22B37/10;F22B37/3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锅炉,适用于大型工业生产中烟气热源的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源浪费。大量的燃烧锅炉以及工业用各种燃烧炉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而这些工业废气的温度通常在400℃以上,人们在推进工业发展、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带来环境的污染。由此大量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虽然应运而生,然而现用设备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1)设备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使用、维护成本高。
(2)传热效率低,不能有效的完成汽-水转换,生产蒸汽量不足。
(3)设备使用寿命短。因此,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的余热锅炉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弥补传热效率低、蒸汽产量低的缺点,实现汽-水之间的完美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高温工业废气的回收利用,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烟气回收利用装置,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锅炉。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锅炉,包括汽包和余热回收器;所述余热回收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侧分别安装管板,两侧管板之间横置安装换热管组,所述管板外侧安装进口联箱和出口联箱;所述进口联箱通过下降管与汽包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口联箱通过上升管与汽包侧面的蒸汽进口连接。
具体操作时,汽包位于余热回收器上方,且二者通过上升管与下降管连接;汽包筒体顶部中部设置了蒸汽出口以及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位于蒸汽出口下方,位于汽包筒体内。余热回收器里包含框架,其余部件都固定安装在框架里面,框架上沿烟气进出方向的两侧固定安装管板,管板之间固定安装换热管组,将换热管组的液体进口连接对应的进口联箱内,然后将换热管组的气体出口连接对应的出口联箱内,再将用途不同的联箱与上升管或者下降管连接,实现贯通。当烟气余热锅炉工作时,软化水从汽包进水口中进入,到下降管经过分流到达进口联箱,再从进口联箱均匀分流到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内,当烟气从余热回收器的进口进入后,均匀接触换热管组,将换热管中的水加热成蒸汽,蒸汽沿换热管组进入另一端出口联箱,再经过上升管进入汽包,通过汽水分离器过滤后,蒸汽经蒸汽出口流出。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安装方便,设备结构较为简单,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2、传热效率高,充分有效地完成汽-水转换,蒸汽量明显提高。
3、设备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设计合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寿命较长,传热效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大型炉体产生的高温烟气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仰视图。
图4表示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示意图。
图5表示管板与框架的活动连接示意图。
图6表示管板与框架的焊接连接示意图。
图7表示三根换热管通过两个弯管构成一个换热流程管路(三回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包筒体,2-封头,3-汽包进水口,4-蒸汽出口,5-汽水分离器,6-支座,7-压力表,8-安全阀,9-人孔,10-液位计,11-下降管,12-上升管,13-管板,14-换热管组,15-进口联箱,16-矩形框架,17-弹簧片,18-密封箱,19-保温材质,20-排污口,21-出口联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如图1,2,3所示,包括汽包和余热回收器。所述汽包位于余热回收器上方,所述汽包与余热回收器通过上升管12和下降管11连接。
所述汽包包括汽包筒体1和两侧的封头2,所述封头2上设有人孔9,用于方便检修;所述汽包筒体1一侧设有汽包进水口3,另一侧固定安装上下两组液位计10,液位计用来监测汽包内的水位高低,水位不能超过连接上升管的蒸汽进口的高度。由于上升管与下降管对汽包支撑力不够,故在汽包底部设置了支座6。为了保障安全操作,所述汽包筒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安全阀8与压力表7。压力表用来监测汽包内部的压力工况参数,一旦汽包内出现压力超载的情况,安全阀可以防止危险情况的发生。
所述汽包筒体1顶部中部设有蒸汽出口4;所述蒸汽出口4位于汽包筒体1内部的汽水分离器5的上方,蒸汽上升至汽包内顶部,由汽水分离器5进口进入后过滤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