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531.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乐;周虎忠;王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22 | 代理人: | 彭光荣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加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注液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锂电池行业迅猛发展,带动锂电池加工设备的迅猛发展。其中,锂电池注液设备是锂电池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对锂电池的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注液机打液系统的打液技术又是注液机注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注液机的注液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注液工艺繁复等缺点,进一步会导致电池注液效率低下、电池产品注液质量差等多方面的缺陷。所述的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该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注液效率低下、注液质量差、实施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包括加压组件和注液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内部具有可容纳电池的加压腔体,加压组件上设置有与其加压腔体连通的加压口,所述注液组件安装在加压组件上部,注液组件内部具有注液腔体,注液组件上设置有与注液腔体连通的多功能口,注液组件的注液腔体与加压组件的加压腔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注液腔体及加压腔体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腔体内部还设置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可将所述注液通道密封并使得注液腔体与加压腔体相互隔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下端盖及配合扣设在所述加压下端盖上的加压上盖体,所述加压上盖体与加压下端盖配合组构成具有加压腔体的加压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上盖体为一呈倒扣桶体状的构件,加压上盖体与加压下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加压口开设在加压上盖体的侧部,所述加压上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条的密封条安装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下端盖、注液上端盖和连接在注液下端盖和注液上端盖之间的注液中间筒体,注液下端盖、注液上端盖及注液中间筒体共同组构成具有注液腔体的注液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功能口开设在所述注液上端盖上,所述注液通道设置在所述注液下端盖)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下端盖向下延伸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穿过加压组件的上侧壁并延伸进入到加压腔体中,所述注液通道贯穿所述突出部并将注液腔体和加压腔体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下端盖上壁面为一呈倒锥形的锥形面,所述注液通道的由该锥形面的最低点向下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上端盖上设置有密封杆滑套,所述密封杆滑套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密封杆滑孔,所述密封杆安装在所述密封杆滑孔中并可在密封杆滑孔中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下端盖与中间筒体之间及注液上端盖与中间筒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通道在其入口处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杆的下端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密封槽并可将注液通道密封的密封胶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该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通过加压组件及注液组件对电池实施加压注液工作,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也可极大提升电池的注液效率,有效简化了锂电池的注液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得到提升,对锂电池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种新型电池加压注液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注液效率低下、注液质量差、实施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立式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定子铁心、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