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63764.3 | 申请日: | 2017-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业锦;余洪斌;段田田;范甜甜;石樊;邵建;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惯性 原理 分离 细胞 芯片 | ||
1.一种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以及位于该基体内的流道(3),该芯片还包括与所述流道(3)相连的样品入口(1)、鞘液流入口(2)、大尺寸细胞出口(4)和小尺寸细胞出口(5);其中,
所述样品入口(1)用于向所述流道(3)的入口输入待分离处理的细胞溶液;
所述鞘液流入口(2)用于向所述流道(3)的入口输入鞘液流,该鞘液流用于与所述细胞溶液混合;
所述流道(3)为螺旋形或弧形;该流道(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S1)和第二侧壁(S2),其中所述第一侧壁(S1)位于靠近螺旋中心或弧形中心的内侧,所述第二侧壁(S2)位于远离螺旋中心或弧形中心的外侧;所述第一侧壁(S1)上设置有沿该流道(3)间隔分布的凸槽,使得该流道(3)形成交错分布的拓宽段与压缩段,所述拓宽段对应第一侧壁上分布有凸槽的区域,所述压缩段则对应第一侧壁上没有凸槽的区域;该流道(3)用于对混合有鞘液流的细胞溶液中的细胞按大小进行分离;
所述大尺寸细胞出口(4)位于靠近螺旋中心或弧形中心的一侧,用于从所述流道(3)的出口输出含有大尺寸细胞的细胞分离液;
所述小尺寸细胞出口(5)位于远离螺旋中心或弧形中心的一侧,用于从所述流道(3)的出口输出含有小尺寸细胞的细胞分离液;
此外,所述流道(3)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该流道(3)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中,任意一段所述拓宽段的弧长为300~700um,任意一段所述压缩段的弧长为300~1200um;优选的,所述拓宽段的宽度为350um,所述压缩段的宽度为50um;该流道(3)的流道高度为20~25um;优选的,该流道(3)上第二侧壁(S2)最靠近所述螺旋中心或所述弧形中心部分的曲率半径为5mm~7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中,任意一段所述拓宽段的弧长为700um,任意一段所述压缩段的弧长为1200um;所述流道(3)的高度为25um,该流道(3)的总长为23mm,所需压缩段的个数为11个,所述拓宽段的个数为12个,该流道(3)上第二侧壁(S2)最靠近所述螺旋中心或所述弧形中心部分的曲率半径为7mm,所述大尺寸细胞的粒径不小于6um,所述小尺寸细胞的粒径不超过3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样品入口(1)输入的所述待分离处理的细胞溶液的流速与从所述鞘液流入口(2)输入的所述鞘液流的流速之比为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道(3)为螺旋形时,该流道(3)优选按阿基米德螺线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上下叠加的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流道(3)设于所述上基体和所述下基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鞘液流为磷酸盐缓冲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惯性原理分离细胞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的截面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7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酒窖池建造及温度控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