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2465.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若天;武国利;鲍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12 | 分类号: | B63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体船 下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双体船下水装置包括: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所述主斜船架与所述副斜船架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相连。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超大型双体船,实现平稳安全下水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船舶制造过程中,船舶下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船舶下水是指船舶在船台上建造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某种方法使其漂浮于水中的过程。传统的船舶下水方式有: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下水等。
然而随着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船舶型式不断的复杂化、新颖化。对于某些新型船舶,由于受船厂基础设施的限制,传统的下水方式已不能满足其要求。以用作远洋科考的大型双体船为例,该船分为左右两边靴体,结构形式特殊。且船宽32m,远远大于船厂斜船架宽度18m。传统的单斜船架下水方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下水的可靠性也较低;同时制作工装所需材料极大,且此工装不能重复利用,不仅耗时耗力,浪费材料,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超大型双体船下水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低,工装材料消耗大,重复利用率低,操作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包括: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所述主斜船架与所述副斜船架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副斜船架包括:斜船架主体、液压升降结构以及活动平台;
所述液压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斜船架主体上,支撑所述活动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岸基牵引结构;
所述岸基牵引结构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主斜船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的两侧和所述副斜船架的两侧分别设置船体紧固绳。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和所述副斜船架底部均设置走轮。
一种双体船下水方法,采用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并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移动到斜船坡道上;
将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所述双体船的左右舷对应由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支撑;船舶左右舷的重心与两个斜船架的中心重合;
释放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运所述双体船前,调整所述副斜船架的顶部平台,使其与所述主斜船架的顶部平台等高。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通过岸基牵引结构驱动,沿所述斜船坡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后,在艏艉分别通过固定绳固定在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
当所述双体船入水后,逐步释放所述固定绳。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2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的前大灯
- 下一篇:一种手术专用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