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62216.9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民;李猛;朱斌;王宁会;李铁;唐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懋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王丹,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介质 阻挡 放电 装置 | ||
1.一种混合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材质均匀的介质层、栅状金属电极和薄片金属电极、导线、电源以及示波器;
N块所述介质层互相整齐平行排布,任意相邻两所述介质层间构成放电间隙且间距相等,其中N≧3;
所述介质层中除两端外,其余N-2块介质层均称为中间介质层,所述中间介质层上、下两面均附着栅状金属电极,且各所述中间介质层结构完全一致;
两端介质层上的电极有两种分布方式:
方式一为两端介质层的外侧分别附着一薄片金属电极,此时处于同一放电间隙中的栅状金属电极连接电源的同一端而处于相邻放电间隙中的栅状金属电极连接电源的另一端,且此时分别附着于两端介质层外侧的薄片金属电极均连接与其相邻中间介质层相近一侧栅状金属电极相反的电源端;
方式二为两端介质层的内测分别附着一栅状金属电极,此时处于同一放电间隙中的栅状金属电极连接电源的同一端而处于相邻放电间隙中的栅状金属电极连接电源的另一端;
所述示波器并联于电源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块材质均匀的介质层为具有高介电常数与导热系数的高纯度氧化铝或氧化锆薄板,薄板厚度为0.1~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介质层间间隙为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状金属电极及所述薄片金属电极的厚度相同,均为0.01~1.5mm;同时,同一栅状电极相邻金属条的间距相同,均为1~5mm;金属条宽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质层上、下表面均设有栅状金属电极,且使得中间介质层上表面栅状金属电极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金属条之间的中心线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中间介质层下表面栅状金属电极金属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加中间薄板介质层数量以增加放电装置内高电场强度混合放电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优选采用工频或100~2000Hz的高频、电压为3~20kV的交流高压电源或者脉宽为1~10μs脉冲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懋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懋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22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