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高绝缘等级的电动空调系统及其开启和关闭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1364.9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豪;李文谨;吴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绝缘 等级 电动 空调 系统 及其 开启 关闭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高绝缘等级电动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电磁阀、单向阀、空调控制器、压缩机控制器和三元压力开关;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串联形成一种闭环回路;电磁阀串联在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单向阀串联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空调控制器与电磁阀电连接,压缩机控制器与压缩机电连接;三元压力开关串联在闭环回路中。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高绝缘等级电动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电磁阀、单向阀和三元压力开关,实现了对压缩机腔体内制冷剂混合液的量的较佳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部件浸泡在制冷剂混合液中的问题,增强了空调系统的绝缘性,同时也保证了空调系统和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高绝缘等级的电动空调系统及其开启和关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取暖、除霜、除雾、空气过滤和湿度控制等多项功能,是汽车必备的基本配置。目前,普通轿车上的空调系统通过纯机械动能驱动压缩机制冷或通过发动机热水进行制热,不涉及到电能的转换,因此也就没有绝缘的技术要求。而对于纯电动、混合动力车辆,其本身空调系统完全是纯电力驱动,而且多为高压体制,关系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所以绝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现有电动空调系统采用的压缩机多为高压直流电动涡旋压缩机,其特点为电机和涡旋泵体集成在一个封闭壳体内,若系统长时间不工作,电机将浸泡在制冷剂和润滑油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当溶液浸泡到压缩机内部裸露的接线端子时就会造成绝缘低下的问题。因此,现有电动空调系统无法保证在各种工况下的绝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高绝缘等级的电动空调系统及其开启和关闭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进入到压缩机腔体内的制冷剂混合液的量得到最佳控制,防止电子部件浸泡在制冷剂混合液中,增强空调系统的绝缘性,同时保证空调系统和人员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高绝缘等级的电动空调系统,其中,包括: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串联形成一种闭环回路;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电磁阀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
空调控制器和压缩机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压缩机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三元压力开关,所述三元压力开关串联在所述闭环回路中。
如上所述的电动空调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三元压力开关串联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单向阀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启控制方法,其中,应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电动空调系统,所述开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启动所述压缩机;
步骤S2、监测所述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压力;
步骤S3、判断所述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压力是否在第一压力范围内,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
步骤S4、打开所述电磁阀,使所述电动空调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如上所述的开启控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三元压力开关监测所述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压力,通过所述空调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启,通过所述压缩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动,所述空调控制器、所述压缩机控制器和所述三元压力开关通过CAN通讯进行数据交换。
如上所述的开启控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控制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启动。
如上所述的开启控制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力范围为0.8-1.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泵体和泵体排气件
- 下一篇:新型高效节能中开双吸离心泵